图/百度百科

近年来,作为承载着阿里新零售的野心,盒马被寄予了厚望,从成立伊始一直保持着高速的扩张。

数据显示,2020年盒马上演了31天开了21家新店的记录,再次创造了其有史以来最大的开店巅峰潮。

不过,一路踌躇满志的盒马似乎遭遇到了“波折”。近日,一则盒马因发布虚假广告被罚50万元的信息再次将盒马拉入公众视野。实际上,这在盒马身上并非第一次发生,2021年以来,盒马已被处罚三次。

可见,在争夺激烈的生鲜市场上,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盒马似乎遇到了“成长中烦恼”。

陷品牌信任危机,疯狂扩张或为主因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21年以来,盒马已被处罚三次,涉及到农产品、化妆品的虚假宣传。

近年来,盒马的风评似乎越来越差。多家媒体曾先后报道,盒马存在“求职者遭遇地域歧视”、“给过期胡萝卜更换新日期标签”、“吐司里跑出活老鼠”等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在5月黑猫投诉生鲜O2O领域红黑榜中,盒马鲜生占据黑榜首位。截至目前,盒马投诉量已高达1200以上,其中“已回复”及“已完成”的数量均为0,大部分投诉原因系食品安全问题。

接二连三的信任危机,说明盒马亟待解决管理缺失和监察漏洞。究其原因,频涉信任危机问题,盒马的快速规模化或为主因。

万擎咨询CEO、资深电商分析专家鲁振旺向氢财经表示,盒马这两年跑马圈地比较快,在整个能量环节上还没有做到完善,如自检方面的缺失导致食品安全的出现。

同时,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也向氢财经表示,盒马之所以导致信任危机,从总体上来讲其实还是管理上的问题,整个管理跟不上扩张。

据悉,在创立盒马之初,盒马CEO侯毅秉承着“舍命狂奔”的理念,带领企业走上了扩张之路。

2018年盒马在15个一二线城市开出了88家门店,与2016年的6家相比呈爆炸式增长。截至2020年9月30日,盒马门店数高达222家。在2020年盒马还上演了31天开了21家新店,再次创造了其有史以来最大的开店巅峰潮。

然而喧嚣过后,盒马模式的潜在风险逐渐浮现水面。由于高速扩张的盒马无法盯紧每一个环节,这势必将加剧其信任危机的爆发。

由于店铺快速扩张,自身管理水平跟不上开店的速度,2018年盒马也领取到阿里组织部大会的“烂草莓奖”。

盈利待考,规模与发展难以调和的矛盾

除了自身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速度外,盒马的盈利压力也加剧了品牌的信任危机。

生鲜讲究的就是“鲜”,而一直以“店仓结合形式”作为供应链的盒马,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快速配送,门店附近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货上门。但想要在订单量的暴增时也能即时供应就需要扩大规模,这也印证了盒马早期疯狂扩张的发展路径。

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就强调,“该赚钱还是扩大规模?我觉得要服务更多人的话,必须要先在规模上扩张。离开规模谈各种盈利,我觉得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

从盒马发布公告可以看出,2020年5月盒马关闭了福州盒马博纳广场店、茶亭国际店两家店的运营。加之2019年关闭的福新店,盒马在福州的门店已全部暂停。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盒马也面临到了模式沉淀跟不上扩张的速度,看样其的扩张之路也受到了掣肘。

另一方面,扩张势头的迅猛,随之而来将是亏损的魔咒。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只有4%的商户收支平衡,88%亏损,7%巨额亏损,仅有1%实现盈利。整个行业还需要调整,盒马鲜生距离真正的成功还是任重而道远。

身处生鲜赛道的盒马对于亏损问题并没有坐视不理。在2020年3月,针对前置仓难以克服品类宽度、客单价、毛利率和损耗等问题,其最终选择停止前置仓模式。

为了实现盈利,盒马开始全力推进相比大店成本更低、开店更快的小店业态盒马mini。事实证明,盒马转型也的确实现了盈利,截至2020年9月,盒马mini在北京、上海两个区域的门店已实现全面盈利。

虽然短期实现了盈利,但长期来看,盒马mini的盈利之路任重而道远。2020年3月盒马定下“双百”计划,2020年底盒马鲜生标准店和盒马mini将各开出100家门店。然而,截至2020年,盒马全年开店64家,盒马mini仅有14家。

对于盒马mini的盈利问题,鲁振旺向氢财经表示,目前来看,盒马的mini业态,并未看到有很强的竞争力。盒马mini对于单店盈利的几率比较大,但对于全部店铺的话,可能还需颇高的成本,包括仓库的配送成本,仓库与店铺之间整个能量的运输成本,这些成本都算进来,盒马mini想实现盈利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或许更长一些的时间。

原文作者:王欣
编辑: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