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火热,传统汽车行业颇有“举步维艰”之势,而吉利汽车自今年年初自主品牌销冠头衔被长安取而代后,就一直难以翻身,似乎也正在印证着汽车行业传统业务的“颓势”,在此背景下,转型成了传统车企“迫不得已”的路。

而今年4月,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极氪,在首场上市发布会上的火热场面犹如给吉利汽车吃了一颗定心丸,即便之后极氪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舆论,却仍未撼动吉利汽车欲用极氪强势转型的心。前不久,更是有媒体发现,吉利汽车已退出极氪的股权结构,随后有消息称,吉利汽车此番举动或许是为其之后的融资铺路,而吉利汽车的回应也侧面证实了极氪有独立上市的意向。

但极氪并不是吉利汽车转型背景下推出的第一个品牌,据了解,在极氪之前吉利汽车已推出了三个品牌,但都未能使吉利汽车转型成功,在如今新能源汽车竞争更为激烈的阶段阶段,肩负吉利转型重任的极氪能如愿完成吉利汽车给予的厚望吗?

 

图/截自极氪官网

吉利汽车退出极氪股权结构?

上半年,市场对于吉利汽车的讨论声此起彼伏。甚至前不久还有消息称吉利汽车已退出了极氪的股权结构。对此,氢财经穿透了极氪的股权结构,发现极氪的股东已由原先的吉利汽车和吉利控股集团变更为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且为其旗下全资控股公司,公司名称也由原先的宁波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极氪汽车(宁波杭州湾新区)有限公司。

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如此看来,似乎吉利汽车已完全退出了极氪股权系统,但实际并非如此。据了解,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VALUE CENTURY GROUP LIMITED以及浙江福林国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而浙江福林国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实控公司为Centurion industries Limited,也就是说上海华普国润的大股东系VALUE CENTURY GROUP LIMITED及Centurion industries Limited两家公司。

而VALUE CENTURY GROUP LIMITED、Centurion industries Limited两家公司也是吉利体系内的公司,其控股股东均为吉利控股集团。说到底,极氪还是吉利体系内的公司,只是从吉利汽车转到了吉利控股集团而已。并且其变更后的法人仍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CEO兼总裁的安聪慧。

绕这么一大圈究竟是为何?对此,有业内人士称,吉利汽车退出极氪股权结构是在为极氪接下来的独立上市融资铺路。而此前吉利汽车宣布撤回科创板上市的同日,还曾公告宣布极氪汽车将探索不同的外部融资方案。与此同时,吉利控股集团还与宁波市人民政府达成了战略合作,并将极氪汽车的全球总部落户与宁波。

这么看来,极氪汽车已经不算是吉利汽车的子品牌,而是与吉利汽车同起同坐的兄弟品牌。可见,吉利控股集团对极氪的重视程度及赋予的重任。

吉利新能源之殇:未完成的蓝色吉利行动

要知道,极氪第一款汽车极氪001上市也才三个月,并且还有未交付的订单。为什么吉利控股集团要这么着急的将极氪汽车独立呢?在氢财经看来,这或许是吉利汽车亟需转型下的“必经之路”,只是稍显急切而已。

不久前,吉利汽车公布了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数据显示,1月-6月吉利汽车总销量630237辆,同比上升19%。但基于去年特殊情况没有可比性,若与2019年同期相比的话,吉利汽车销量却不升反降,下降了约3.3%左右。并且与其他两大民营自主车企长城汽车较2019年同比增长的25.3%及比亚迪的10.6%涨幅来看,吉利汽车要逊色许多,仅完成2021年销售目标153万辆的41.18%。而今年年初蝉联多年的自主品牌销冠头衔被长安汽车取代后,吉利汽车就一直难以“翻身”。

如果拉长时间跨度来看,会发现吉利汽车被反超似乎在情理之中。自2018年起,吉利汽车的销量就已经连续两年实现同比下滑,且其主要的车型帝豪的销量也在逐渐下降。虽然有国内大环境影响的一部分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吉利汽车已经在逐渐走下坡路。对比隔壁欣欣向荣的新能源赛道,吉利心里或许也很着急。

但着急也解决不了问题啊。事实上,早在2015年时吉利汽车就已布局新能源,取名“蓝色吉利行动”战略,定下了2020年新能源、节能汽车的销量占整体销量的90%以上的目标,并先后推出了几何、枫叶、极星等新能源系列,但都未能完成当初定下的目标。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6.8万辆,同比下滑39.8%,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仅为5.2%,与当初的目标相差了“一条银河”。

极氪汽车胜算几何?

或许是极氪001上市时的火热场面给了极氪及吉利汽车巨大的信心,才让吉利“选择性忘记”前车之鉴,加速了极氪汽车的独立。而正是由于极氪背靠吉利汽车才会有大量盲定的情况发生,不少消费者坦言道,盲定极氪除了对极氪的喜欢外还有对吉利的信任。

而极氪却辜负了消费者的这番信任。不仅变相涨价、配置悄悄降低甚至电机供应商都换了,这引起了诸多消费者的不满,纷纷转让订单、进行维权。虽然此事在安聪慧出面后得到了解决,但却使极氪这个年轻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随着近年来各项政策对新能源的扶持,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新能源赛道。据乘联会统计,2021年1月-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为108.7万辆,同比增长231.5%;零售量为100.1万辆,同比增长218.9%;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22.3万辆,同比增长169.9%,环比增长19.2%;渗透率也逐年提高,1月-6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0.2%,比去年全年的5.8%增长了4.4个百分点。从各方面来看,新能源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赛道。

各大企业纷纷抓紧时间上车,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说“中国的厂商今天应该开始真正从全球视野来考虑,我们的产品能不能符合全球的政策、法规、安全等各项标准,这是第一步要做好的事情。第二步就是要建立全球的品牌和渠道体系。如果这两个今天不去做,相当大的程度上可能错失机会,因为全球厂商都已开始在电动汽车甚至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努力的过程中了,所以这个时间,我认为是非常紧迫。”

如此看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极氪不仅要弥补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想象,还要努力追赶竞争对手。算一算,似乎留给极氪这个新新选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原文作者:王婷妍
编辑:王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