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子园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靠着含乳饮料这一拳头产品,李子园不断渗透下沉市场,但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影响李子园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李子园预计将实现增收增利。但是如此重大利好,却难阻其股价的下跌势头。
李子园的含乳饮料未来黯淡,但是其拓展新品类的努力,也遭遇下沉策略的阻力。
由此看来,李子园的压力着实不小。
甜牛奶不是“奶”,频现食品安全问题
资料显示,李子园是一家含乳饮料生产企业,“公司产品有含乳饮料、乳制品、植物蛋白饮料、复合蛋白饮料、果汁饮料、谷物类饮料六大系列”。
而在其官网上,李子园宣称:公司以“成为全国含乳饮料行业引领者”为企业发展愿景,以“专业专注专心做好一瓶奶,充分满足消费者美好健康生活的需求”为企业使命。
只不过,虽然宣传话术不错,但是李子园也因此屡屡陷入争议之中。
首先,李子园的含乳饮料,即我们所熟知的甜牛奶,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牛奶。但是在宣传用语上,李子园往往以“牛奶”自居,还打着“新新鲜鲜”、“鲜”的旗号进行营销。
显然,李子园此举有欺诈消费者的嫌疑。而随着国人消费意识和食品鉴别能力的提升,李子园这种带有欺骗性的营销招数,或将难以维持。
再者,李子园口口声声称,要“充分满足消费者美好健康生活的需求”,然而,其产品却经常爆出食品安全问题。
就在3月1日,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爆料称,“在良友买了瓶李子园,6.8元,打开绿色塑料盖后,里面的锡箔纸上有明显污渍,很脏还擦不掉的那种”。
而在不久之前,另一个消费者曾爆料称,家里儿童食用李子园的产品后,出现了腹泻呕吐现象。
由此可知,李子园在食品安全方面,或存存在把控不严的情况。
如今临近315消费者权益日,李子园屡屡爆出此类事件,势必会引起消费者以及社会舆论的关注。
增收增利股价反跌,下沉策略未来黯淡
而就在3月4日,李子园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显示。
报告期内,其实现营业收入14.70亿元,同比增长35.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22.3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22.82%。
然而,李子园增收增利的利好,却没有带来股市上的亮眼表现。
3月4日,李子园股价微跌0.33%。而自2022年以来,李子园的股价已经从近50元的高位,一路下探至34元左右,下跌幅度达32%。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还要从李子园瞄准下沉市场的策略说起。
有分析认为,李子园之所以能够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主要得益于凭借比牛奶更便宜的乳饮料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率提升。
也就是说,主要是新增渠道和新增市场对李子园带来了收入贡献。
李子园曾公开表示,“2022年公司将全面实行全国化市场运作”,“目前考虑重点不是行业空间和天花板, 现阶段主要目标为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致力实现‘成为全国含乳饮料行业引领企业’的发展愿景”。
只不过,所谓的“全国化市场运作”,实际上仍旧主要聚焦在三四线甚至更下沉的市场。
正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所言,李子园作为含乳饮料的传统企业,在一二线城市,基本上是没有市场的。在三四五线城市还有他的消费者。
但是,过分以来于三四五线市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李子园的明天还是比较黯淡的。
这正是李子园业绩表现优越,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却不被看好的主要原因。
拓展新品类不畅,下沉市场成阻力
另外,从李子园的产品类别来看,其发展前景也是不如乐观的。
上文提到,李子园主要产品为含乳饮料。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李子园含乳饮料的销售收入分别约为5.78亿元、7.60亿元、9.29亿元、10.45亿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6.12%、96.71%、95.53%、96.9%。
而在2021年前三季度,李子园的含乳饮料销售收入为10.25亿元,占比进一步扩大到97.51%。
由此可见,李子园的营收和利润来源,主要靠的是其含乳饮料的一枝独秀。
值得一提的是,含乳饮料即我们熟知的甜牛奶,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牛奶。但是在的宣传用语中,李子园以“牛奶”自居,还打着“新新鲜鲜”、“鲜”的旗号进行营销。
这种情况或存在一定的隐患,即随着国人消费意识和食品鉴别能力的提升,李子园这种带有欺骗性的招数,或将难以维持。
而从产品层面来看,李子园也正在努力开拓新品类,以此打破含乳饮料一支独大的局面。
早在2018年底的经销商大会上,李子园就一口气发布4个系列18款新品,具体包括咖啡饮品、常温酸奶、爱克林装乳饮品、臭臭奶等。
然而,两年多时间之后,根据2021前三季度数据,李子园含乳饮料之外的其他品类营收仅为2619.35万元,同比下跌5.19%。
拓展新品类不畅,还是要归因于李子园的下称策略。以李子园的新品臭臭奶为例,其零售价接近10元,这一价格在一线城市还是有市场的,但是在三四五线市场就很难被消费者接受。
而在2021年年初,李子园又推出了椰奶、电解质水等新品类,其销售情况可想而知。
如此看来,李子园靠着含乳饮料向下沉市场渗透,如今反而成了其摆脱含乳饮料依赖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