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以来,不少房企的神经又随着美元债的到期而紧绷了起来。
就在近日,15强优质民营房企旭辉控股的一笔境外美元债创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跌幅,同时还有多笔美元债也出现较大波动。
这个情况引发了市场的担忧,账面上资金状况良好的旭辉控股,为何会遭遇机构的“敲打”?
而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旭辉控股的员工在内部论坛上,吐槽公司的内部理财产品逾期不兑付。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对于旭辉控股资金情况的好奇,得亏其CFO亲自下场辟谣,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事实上,即便是从账面看来,旭辉控股的负债情况远没有其呈现得那般美好,再加上规模巨大的“隐性负债”,难怪市场会提心吊胆。
23日到期票据刚还完,16亿美元债紧随其后
1月17日,旭辉控股2025年10月到期美元债,每1美元跌5.6美分,至75.2美分,创出该票据自2020年7月发行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另外,旭辉控股2024年11月和2025年7月到期票据也出现较大波动。
这或许跟旭辉控股即将到期的一笔美元债有关。
今年以来,包括禹洲集团在内的多家房企,在无法偿还到期美元债的情况下,只得寻求交换要约。
而作为优质民营房企,旭辉控股在1月同样要面临美元债的兑付窗口,而且这笔美元债规模还不小,有5.85亿美元。
在1月初,旭辉控股对这笔美元债进行了部分回购,最终回购本金总额为2.65亿美元,占尚未购回该票据本金总额合计约52.49%。
截至1月13日,该票据尚有总额约2.4亿美元本金未赎回。
2.4亿美金的票据,规模也不小,像是禹洲集团这样的中小型房企,到期美元债的规模也就两三亿美元,最终还是还不起,只得寻求交换要约。
但对于旭辉控股来说,应付这笔2.4亿美元的票据,压力不大。果然,就在19日,旭辉控股公告称,已按票据尚未偿还本金额2.4亿美元连同累计至到期日的利息资金悉数存入于受托人指定银行账户,这笔美元债算是还完了。
不过,紧随这笔美元债之后,还有另一笔规模更大的美元债需要旭辉控股警惕。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旭辉控股集团存续美元债13笔,存续规模49.37亿美元,其中有超20亿美元的票据将于一年内到期。
除了这笔1月23日到期的5.85亿美元票据之外,三个月之后的4月23日,旭辉控股还将面临16亿美元的票据到期。
规模如此庞大的美元债,即便是像旭辉控股这样的15强房企,应付起来也是有压力的。
CFO亲自下场,化解员工理财未兑付风波
就在去年年底,旭辉控股同样经历了一场虚惊。
12月27日,有消息称,旭辉员工在公司内部BBS发帖称购买的理财未兑付。
巧的是,就在同一天,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还发文称,要放弃幻想,认认真真降杠杆。
老板刚刚发表完豪言壮语,员工就爆料内部理财未兑付,这还得了。
隔天的28日,旭辉控股CFO亲自在BBS发帖回应称:旭辉工会理财是员工的切身福利,理财额度根据司龄、级别和申请时间排序分配,有严格上限,且旭辉工会理财仅限于旭辉员工,禁止非员工参加。同时,理财只能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员工购买旭辉开发物业的员工助力货款,仅限首套,不得炒房;二是房地产+业务孵化( 旭辉长租、绿建、教育等新赛道 ) 。
旭辉控股CFO还称,旭辉的员工理财额度只减不增,最迟2024年末归零;最近一期的工会理财利息已于2021.12.21付至员工账户,2021.12.20前申购和赎回的申请将于2022.1.6交割。
旭辉的员工理财,说到底,是公司拿着员工的钱,帮助公司去库存。可在该CFO口中,员工理财是内部福利,而且是稀缺资源,这种操作确实是高。
好在,这场风波终究是平息了。
事实上,就在该事件前夕,旭辉控股刚刚完成了一次大手笔的供股融资计划,成功募资16.7亿港元。
而针对这笔资金的用途,此前旭辉控股公告称将用于在2022年上半年拿地,但旭辉品牌部随后改口称将用于资金储备以及一般企业运营资金。
如此看来,旭辉控股还得是要用这笔钱“过冬”。
至于员工理财的利息是否来源于此,可能性很高。
账面债务难言乐观,“隐性负债”规模更大
那么,旭辉控股到底缺不缺钱?
从账面来上,旭辉控股家底很足。
根据2021年半年报显示,旭辉控股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3.01亿元,现金短债比高达2.7倍,能够轻松覆盖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
但是,这只是宣传表述。
仅旭辉控股的短期借款一项,就有195.7亿元。而应付票据虽然不算是有息负债,但是却属于短期负债科目。这一项,虽然旭辉控股没有明确罗列,但是从其应付账款及票据共计337.4亿元的规模可以得出,旭辉控股的应付票据规模也小不了。
另外,旭辉控股的应付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部分有460.5亿元,这其中还“隐藏”着不少债务。
而在一年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方面,光是美元债,旭辉控股在今年4月23日之前,就得偿还16亿美元。
这还不算公司债、信托等其他债务。
最令人担心的,还是旭辉控股的“隐性负债”。
据悉,旭辉控股的私募资金融资,规模很大。公司老板和亲属,通过负债的股权关系,直接或者间接持股了多家基金公司,通过发行私募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而在合联营公司层面,旭辉控股还频频通过非并表方式间接融资输送资金
如果算上这些“隐性负债”,旭辉控股的处境恐怕更加不妙。
而4月23日到期的16亿美元债,是旭辉控股防止债务爆雷的第一个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