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百度百科

不久前,思必驰更新了招股书,计划冲击科创板上市

在招股书中,思必驰已经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漩涡,净利润更是连续三年亏损,且亏损程度进一步扩大。

造成这样的原因,或许在于思必驰较高的费用支出。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都在逐年上升,攀升的费用对利润空间造成了严重侵蚀。

与此同时,思必驰的前五大客户频繁变动,这表示其未来的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都将处在动荡之中,在市场格局愈加严峻的情况下,思必驰后续竞争难度并不小。

 

增收不增利,连续三年亏损

不久前,人工智能独角兽思必驰也开始冲击资本市场,向着科创板发起了进军。

据其招股书显示,本次募集资金共计10.33亿元,其中用于全链路对话式 AI 平台建设及行业 应用解决方案项目的资金为3.12亿元,面向物联网的智能终端建设项目的资金为2.02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资金为2.18亿元,剩余3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从招股书的数据可以看出,其实思必驰早已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漩涡。

报告期内,思必驰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元、2.37亿元、3.07亿元,明显可以看出其规模在不断扩大,分别同比增长88.7%、29.54%。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同行业可比公司,思必驰的营收体量较小。

在规模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其净利润同样增加,但区别在于,净利润是亏损增加。

数据来看,思必驰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83亿元、-2.15亿元、-3.35亿元,三年时间共亏损8.33亿元。可以看出,2020年的净利润亏损程度有明显的收缩,但到了去年,其净利润再度出现大幅度下滑,亏损程度甚至超过2019年。

对此,思必驰也在风险提示中表示,公司存在大额未弥补亏损,若未来公司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出现主要产品价格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且研发成果未能及时转化等不利情况,导致公司短期将无法盈利,未弥补亏损将持续扩大。并且预计本次发行后,公司一定时期内无法进行现金分红。

持续亏损的同时,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也出现下滑。

由于高占比的业务出现变化,导致其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分别为72.17%、69.74%和58.15%,同时销售净利率也从2020年的-90.72%扩大到去年的-109.12%。

 

成本、费用走高,严重侵蚀利润空间

其实思必驰的亏损,与其攀升的费用支出不无关系。

报告期内,思必驰的营业成本分别为0.32亿元、0.72亿元极1.29亿元,增长幅度分别为125%及79.17%,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86%、30.26%、41.85%。

可以看出,营业成本的涨幅幅度可以说非常大,占比也逐渐走高,到去年已经占了营收的三分之一还多。逐渐走高的成本,必然会侵蚀其利润空间,使得本就承压的净利润更加恶化。

另外,思必驰在费用支出上的金额也是逐年上涨。

其中,销售费用各年分别为0.88亿元、1.14亿元、1.51亿元;管理费用分别为0.86亿元、0.9亿元、1.3亿元。可见这两项费用的逐年增长对净利润应该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但耗资更为庞大的,其实是研发费用。

2019年时,思必驰的研发费用就已经达到了1.99亿元,甚至远超才1.15亿元的营收规模,2020年及2021年分别为2.04亿元及2.87亿元,虽然没有再超过营收规模,但两者间相差也并不大。

这样的高程度支出,思必驰的科创属性可谓十足,但也因此,导致了其常年亏损的结果。

费用及成本的增长使得思必驰的净利润空间被严重侵蚀,而在销售层面,公司的大客户也频繁更换、无法持久。

 

大客户变动频繁,市场竞争激烈

从招股书披露的思必驰前五大客户的情况来开,除了OPPO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为长期合作对象,其他四个大客户在三年间都发生了变更,尤其是第一、第二大客户,每年都是新合作的公司,到了第二年就榜上无名,此种情况已经持续了15年。

这说明,思必驰很难留住客户,导致大客户大多都合作一次就不再续约。而这和行业中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普遍现象来看,明显背道而驰。

有趣的是,在思必驰的盈利模式中,有不少是在后期调用次数及调用时长来进行收费,而这也必然是在长期合作的前提下进行的,但如今的情况,明显多数客户因为未知的一些原因而选择将本该长期合作的项目变成了一次性买卖。

当然具体原因我们无法深究,但如此频繁的更换大客户必然会使思必驰难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客户长期不稳定,变动较大使不确定性增加,表明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都将处在动荡之中。

客户变动频繁,也许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关系。

据IDC发布数据显示,思必驰去年在人工智能语音语义的市场占比较小,但市场的整体规模却在高速增长,隐隐有种资源聚焦头部的局面。

在此情况下,思必驰除了要应对同级别对手的激烈竞争,还要应对更高级对手的间接攻击,可见其发展压力并不小。

原文作者:天一
编辑:王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