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旗下一款汽车。图/长城官网

市值一路狂奔,但产销量却一路下挫,长城汽车难掩颓势。

8日晚,长城汽车发布2021年5月产销快报。从系列品牌车型上看,作为国内汽车佼佼者的长城汽车,产销量滑坡趋势明显。

公告显示,2021年5月,公司共实现产量80950辆,同比仅增长0.76%,环比下降9.90%;实现销量86965辆,同比增长仅6.18%,环比下降5.25%。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乘联会发布5月的汽车销量数据,乘用车市场零售162.3万辆,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0.8%。

相比之下,长城汽车低于行业均数增长的水平,下坡颓势已经十分显然。

整体销量大跌

从系列品牌车型上看,长城汽车近期销量增长一直在放缓。

5 月,哈弗系列品牌实现销量53849辆,同比增长 3.7%,环比下降2.12%。除此之外,此前的3-4月,哈弗系列品牌销量同样表现不佳。其中,3月销量67187辆,4月销量55018辆。整体上看,哈弗系列品牌销量显然已进入了下降趋势。

其次,此前热度十分之火的欧拉系列品牌,热度也出现了暴降。5月销量仅3597辆,相比此前的3月销量13049辆,4月销量7476辆,表现同样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作为长城汽车的中高端汽车品牌WEY,整体销量也十分惨淡。5月,WEY 系列品牌销量仅3011 辆,同比下降幅度高达39.96%,环比下降16.13%。

进入2021年,长城汽车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明显已成定局。那么问题来了,市值一路狂奔,产销量却一路下挫,没有业绩支撑的长城汽车究竟还能走多远?

更关键的是,公司多系列新车品牌连续销量大跌,无疑进一步体现出了公司多系列新车品牌或许并不具备持续荣光的可能。作为网红车型的欧拉系列品牌热度暴降,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核心研发能力疑似不足

对于销量的不及预期,与长城汽车核心研发能力不足不无关系。

据了解,在历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长城汽车一直坚持的是逆向研发。所谓逆向,就是指开发产品前选定一款原型车,对动力装置、内饰配置等进行模仿,并微调产品外观。通俗上讲,这像极了“抄袭”。

回顾历史经营,这种逆向研发,也令长城汽车陷入了不少的抄袭纠纷。比如,被菲亚特曾起诉精灵轿车抄袭,后哈弗H6又被本田起诉涉侵权。面对这些诉讼,长城汽车给出的答案是,均为自主知识产权,然而其大多数诉讼最后却多以双方庭外调解为终,这不免令人心生疑惑。

此外,核心研发能力的不足,还体现在了长城汽车的中高端车型WEY品牌上。

此前就一直有相关媒体报道,WEY品牌虽然定位中高端,但性能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最直观的便是,WEY VV5、VV6与公司畅销车型哈弗H6、F7除了外形、内饰、定位有所差异外,技术、品质并无不同。而底盘悬挂系统、动力与传动系统更是大同小异,甚至一模一样。

由于核心研发能力不足,长城汽车质量问题短板也十分显然。

在黑猫投诉网上,有网友表示,新车未提车就漏油;发电机故障灯反复亮起,无法消除,重复故障;买新车一个月就开始频繁报故障,车辆问题多,时不时跑4s店。

在汽车之家论坛上,有网友甚至直呼:“哈佛有风险,买车须谨慎。”同时,欧拉R1也有质量缺陷,新车一个月无法充电,维修也跟不上。

作为国人引以为傲的民族品牌,长城汽车核心研发能力却甚微,在技术迭代升级加快,其他车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的情况下,长城汽车未来发展无疑充满未知。

危机下如何破局?

纵观近年来长城汽车的发展战略,无非就是以品类打造品牌,没完没了地推新品牌、新车型。

就目前来看,长城汽车分别打造了大狗、初恋、好猫、赤兔等众多网红车型。但面对新品牌、新车型,多得让人看着眼晕,长城汽车的发展又如何呢?

从近期热门的欧拉系列品牌销量暴降可以发现,公司网红车型明显不具备可持续性,公司网红车型命数多短。在技术和品质层面无本质区别,只是换壳式营销,自然很难谈可持续发展。

消息面上,近期我们又看到了长城汽车推出了新独立品牌“坦克”,且坦克也热炒了一波,4月坦克品牌销售5500辆;5月,坦克品牌销售6090辆。然而,参考欧拉系列品牌网红车型命数多短的前车之鉴,坦克又能延续多久热度?

此外,论网红塑造能力,随着一众互联网新军纷纷宣布入场造车,在研发创新实力加营销实力雄厚集一身的互联网新军面前,长城汽车与互联网新军比拼营销,能有几分胜算?

当然了,长城汽车也正在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调整进行破局。比如,发力中高端市场。2016年,公司便成立中高端汽车品牌WEY,但怎奈事与愿违。

如今5年过去了,WEY品牌的销量(3011辆)不仅远落后于竞品吉利旗下的领克汽车(18059辆),甚至不敌长安汽车新秀UNI-K品牌(6608辆)。

核心研发能力不足,加之破局效果甚微,未来长城汽车又该拿什么稳住持续下挫的销量呢?

原文作者:林卉
编辑: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