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耳熟能详的便利蜂,在日常的印象中,它就是一家普通的便利店,但谁也想不到它在便利店形象之下,竟是一家数据公司。背靠数据算法,便利蜂实现了快速扩张,它收集数据的摄像头不仅遍布店内,还延伸到大街小巷,甚至政府机关,所有经过摄像头人的数据都会被收集起来,成为系统的决策依据。而这,已经长达了五年之久。
过度信息采集
据南方周末报道,便利蜂正在悄悄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公共图像采集,相关拍摄数据在后台已经积累了数十万条。
对此,新京报评论称,疯狂采集路人信息,便利蜂突破了商业边界。
据悉,其中有一种名为在“插旗”的采集任务,要采集员先在便利蜂的内部地图上准确标记地点位置,再拍摄几张地点多角度照片上传到内部采集系统。
而执行这项摄像任务的,是便利蜂最神秘的部门——信息采集部,他们会雇佣专职的信息采集员来收集所有具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谁看了都得笑称其绝对“专业”,而拍摄的范围也绝对能叫人细思恐极。
贴拍的范围多为目标店铺附近、一平方公里以内的小区、学校、写字楼、培训机构、医院以及政府机关,都要进行拍摄,在其中政府机关拍摄的相关视频中的数据,还包括商务部、交通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海关总署等。另外部分央企、银行,比如中石油、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也在其中。
北京写字楼的数据是这些数据中最为庞大的一项,几乎实现了对北京五环以内所有办公楼的覆盖,这项数据的总量高达约43000条,上海只有北京的一半,约20000条,深圳、广州也被涉及。而这种摄像在便利蜂内部有个专门的名字:贴拍。
按照便利蜂的说法,这些数据会“用于评估目标店铺的日销售额和障碍,判断店铺是否有开业的价值”。
对于如此庞大的拍摄范围且内容甚至涉及国家机关,有网友评论称“这些东西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业公司所应该持有的,过界了!除非他们的服务器直接处于国家安全机构的直接管辖监控之下。”
对此,便利蜂公关人员否认采集了周边的人流信息,同时强调“对国家部委进行偷拍的说法,我们坚决否认,绝不可能”。对是否涉嫌偷拍及数据采集的来源,12月15日晚,便利蜂方面表示,“成立至今,便利蜂公司自身绝不存在‘偷拍’行为,更不会主动‘偷拍商圈、小区、国家部委’。”
但是以上信息在登陆便利蜂的“黄金店铺管理后台”系统后确认了信息采集的存在。
背靠“算法”,迅速扩张
凭借算法的分析和指令,便利蜂不但可以快速复制店面,还能节省管理方面花费的精力。据统计,截止2020年年底,仅仅三年时间,便利蜂就在国内开出了2000家门店。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曾公开宣布,到2021年年底,便利蜂将开出4000家门店,到2023年预计开设1万家门店。
有趣的是,同样宣布“万店目标”的还有罗森,但罗森的扩张模式基本为加盟,在风险和成本更小的前提下极速扩张,相比来说便利蜂却是直营,门店和员工费都是一笔巨款,想要开出一万家门店,无疑是沉重的,一旦失败就是伤筋动骨,换做别的企业恐怕都会觉得这很疯狂,但便利蜂却并不怕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有着“算法”作为底气。
这样的算法不仅可以抓取当地消费者在相关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在各个社交平台的点评数据、在其他店铺的过往销售数据来计算出适合的选品,还能通过销售表现安排布局,更甚至在其他便利店需要三年培养一个优秀店长的情况下,背靠算法的便利蜂却只需要六个月,因为他们的员工只需要背熟掌握多达300到400个SOP(即标准作业程序)就可以,剩下的任何安排,包括排班、商品摆放位置、缺货提醒就行。
庄辰超创业之初就决定要用自动化解决管理问题,“整个便利店经营过程当中,极大地使用算法来把人给替代掉。”
侵犯隐私,触及法律
但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数据采集,却是触及到了人们的隐私权,在一方未被告知情况下被拍摄,这些举动其实已经是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到现在虽然还没有关于公共场所拍摄的全国性法律法规,但地方性管理规定还是有的。
《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得采集本单位范围以外的公共区域的图像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该区域设置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向本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公安机关备案。如若违反,会对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不过,便利蜂之所以能明目张胆的采集信息这么久不被发现,是因为他们用第三方公司打掩护,还有培训员工采集信息的一套专门话术。
在相关人员提供的一段内部培训会议录音中,一位主管向他们强调,在被警察询问时,最关键是不能提及“便利蜂”,要说自己是在众包平台接的采集任务,其他问题一律回答不清楚,这位主管说,“在里面说得越多就搞得越复杂,牵涉的人越少越好。之前就有人说了不少名字,导致所有的人都受了不白之冤,最终结果还是都放。”最后他一再强调,“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把便利蜂卖了,这种警情事件对公司的声誉商誉影响是非常不好的,一定不要说我是为便利蜂开店的。”他还安慰道,“便利蜂成立四年,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这件事被拘留或者怎么样,我们确认过这不是一个违法的事儿。”
对于便利蜂备受重视的系统算法,一位日系连锁便利店的副总裁表示“(便利蜂的)IT人员可能是我们的四倍到五倍。”
可见便利蜂的主导地位几乎属于“算法”,而无论店长还是员工,都成了“智能算法”下,只会执行指令、毫无逻辑的“工具人”。
虽然在数据时代,人们必不可免的容易被侵犯隐私和被收集数据来进行分析,在很多电商平台就爆出有通过大数据平台会推荐消费者喜好的商品,但这并不代表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这种办法来走捷径,在这样大数据的时代,人们在网上已经泄露了够多的了,难道在现实生活上也要“裸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