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行业寒冬已趋向渐暖,但仍有不少房企在苦苦挣扎。
近日,有消息称合景泰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合景泰富”)正寻求整体出售写字楼,筹集资金或达55亿元至57亿元,并且此笔资金将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
实际上,这并非合景泰富年内首次出售写字楼,相关消息称年内4月合景泰富就以13亿元的价格出售了上海一栋写字楼。
而近来富力地产、宝龙地产都洽谈或已出售资产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因此基于合景泰富不断下滑的销售额及越来越紧张的现金流来看,合景泰富此举也被业内外认为是“自救”的表现。
出售资产偿还到期债务
日前,惠誉发布报告称,合景泰富正寻求整体出售写字楼,筹集资金或达55亿元至57亿元,此后将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
对此,合景泰富表示自2017年起,公司就在持续出售部分写字楼项目,如上海后滩写字楼、广州生物岛写字楼、北京通州写字楼等,当前公司出售写字楼事项是原定销售计划安排。
并表示,这些写字楼项目来源于早期已进入城市的综合体项目,总价值超过80亿元,一方面可为集团补充可售资源,另一方面其成本较低,有利于维持利润率水平。
而据惠誉表示这并非合景泰富年内首次出售写字楼,早在4月份时合景泰富就以13亿元的价格出售了一栋位于上海的写字楼,倘若此次出售成功合景泰富年内将获得68亿元至70亿元的资金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
此外,据财联社报道合景泰富还表示,公司今年将持续在市场上推售写字楼项目,“年初公司组建了大客户销售团队,拓展大客户资源,促进整售式大单项目,公司会积极推进正东写字楼销售落地,将带来稳定而客观的现金收入。”
据财联社报道,合景泰富目前的写字楼大单销售货值约为100亿元,计划销售的写字楼主要位于广州、北京、上海一线城市的城市副中心或新兴商务区,倘若这些写字楼出售成功,将有效缓解合景泰富流动性。
短债压力较大
实际上,合景泰富出售写字楼也是属于“无奈之策”。
作为老牌粤系房企,合景泰富一向以低调谨慎著称,在2016年之前销售规模始终在200亿元左右徘徊,但眼看着同行业纷纷向千亿发起冲刺自己还在200亿元,合景泰富不甘于此,于2016年正式开启了扩张之路。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016年5月,合景泰富在广州增城朱村以181%、177%的溢价率,总价31亿元的价格拿下两宗地块;6月以34亿元、194%的溢价率拿下佛山顺德一宗地块,彼时还被称为区域单价地王。
2017年,更是进入香港市场与其他房企联手以168.55亿港元的价格拿地,创下了香港总价“地王”。
合景泰富拿地金额也随之增长,据克而瑞数据显示在2018年时其拿地金额更是高达385.8亿元。
众所周知,房企扩张规模之路上一向是举债前行,合景泰富也不例外。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合景泰富负债总额从573亿元增长至1725.47亿元,不过与2015年不同的是,2021年合景泰富难以应对这些负债。
截至2021年末,合景泰富一年内偿还的银行及其他贷款为75.8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优先票据为75.5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境内公司债52.02亿元,累计203亿元。
而同期剔除受限资金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7.15亿元,远远难以覆盖上述负债,更别说还有133.48亿元的需要一年内偿还的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了。
而之所以选择将写字楼出售或许是因为出售写字楼对其影响较小。
销售额下滑、盈利能力下降
据了解,截至2021年末,合景泰富在核心一、二线城市累计已开业45个投资性物业,包括10个商场、10个写字楼和25个酒店,相关消息称此次整体出售的写字楼就是其中10栋之一。
合景泰富的收入主要包括物业开发、物业投资及酒店运营,其中物业开发、物业投资、酒店运营分别实现收入221.92亿元、9.57亿元、6.96亿元,包含写字楼在内的物业投资2021年实现的收入在合景泰富同期238.4亿元的总收入中的比重为4%。
而同期实现利润25.63亿元,同比减少62.86%;归母净利润24.21亿元,同比减少63.73%;毛利率21.16%,同比减少10.31个百分点,净利率更是同比减少12.45个百分点至10.75%,业绩及盈利能力双双下滑。
再加上其销售额也未能实现增长,数据显示合景泰富前5月实现销售额215.47亿元,同比减少53.08%,穆迪更是预测合景泰富2022年销售额将下降15%。
不仅如此,因为销售额的下降穆迪等评级机构下调了合景泰富评级,导致其再融资困难度增加,因此在此情况下出售资产成了合景泰富较为“便捷”的方式,毕竟此部分收入占比较少,在当前,近10亿元的收入与数十亿元比起来当然会选择后者。
只是,合景泰富又能用此种方式维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