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官网

近日,惠誉下调绿景中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评级至"B-",展望"负面",理由是绿景中国面临流动性紧张和再融资风险。

绿景中国地产全称"绿景(中国)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化州人黄康景、黄文伟两兄弟组建的施工队发展而来,如今已成为聚焦大湾区旧改项目的重要房企之一。

然而,绿景中国通过旧改,虽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土地,但其周转速度较慢,还沉淀大量资金,使得其流动性异常紧张。

 

评级连遭下调

近日,惠誉将绿景中国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下调至"B-",展望"负面";同时,还将绿景中国地产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以及碧玺国际有限公司发行的未偿美元高级票据的评级从"B"下调至"B-",回收率评级为"RR4"。

此次评级下调反映出绿景中国的合同销售规模较小,且集中于少数项目,尤其是白石洲项目。

惠誉认为,绿景中国的流动性紧张和融资环境的压力增加了其资本市场工具的再融资风险。

事实上,早在春节前夕的1月24日,绿景中国2023年3月到期美元债就曾创下近两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美元债价格的波动,或预示着市场对于绿景中国流动性紧张的担忧。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绿景中国存续7笔美元债,存续规模超10亿美元,其中将有5笔美元债于今年到期。由此可见,绿景中国的美元债集中兑付压力非常大。

而在此之前,联合国际确认绿景中国'BB-'的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联合国际认为,绿景中国的评级受制于其合约销售规模,一般的流动性和基本融资渠道,以及依赖于数量有限的开发项目,存在集中性风险。

综上而言,惠誉和联合国际对于绿景中国的立场基本一致,即开发项目集中,销售规模较小,当前市场的整体融资环境不容乐观,绿景中国或面临流动性紧张。

 

专注旧改弊端显现

资料显示,绿景中国成立于1995年,在黄康镜、黄文伟两兄弟的带领下,绿景中国在随后的十余年时间内,先后完成了多个高端项目的旧改,一举奠定了其市场基础。

2014年,绿景中国借壳新泽控股在香港上市,并继续专注于深圳和其他珠三角地区的旧改项目。

也正是因为其在旧改方面20余年的成功经验,使得绿景中国无可厚非成为旧改业务及运营方面的"专家"。

近年来,黄康境逐渐退至幕后,其爱女黄敬舒走上前台,成为家族企业掌舵人。

2018年底,绿景中国一举拿下"旧改航母"白石洲项目的规划指标,总计容建筑面积为358万平方米。

如今,绿景中国地产业务集中于大湾区的少数项目,主要集中在深圳、珠海,这两个城市在2020年的合同销售总额中占比超过70%。

专注于旧改项目的绿景中国,主要的优势即为成本优势。开发旧改项目,充分保障了绿景中国的毛利率。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绿景中国的毛利率几乎均保持在50%以上。即便较旧改同行佳兆业,其毛利率也高出了近一倍。

但是,现如今摆在绿景中国面前的弊端,也愈发明显。

首先是在业绩规模方面,由于绿景中国只专注于旧改项目,几乎不涉足于招拍挂拿地,使得其销售规模一直维持在40-50亿元,居于行业尾部。

更为重要的是,旧改项目开发周期较长,需要沉淀大量资金,项目周转速度缓慢,稍有变数,将面临严重的流动性紧张。

由此看来,绿景中国专注旧改的选择,在当前较为紧张的行业环境下,存在很大的风险。

 

短债压力巨大

如今,绿景中国最大的"仰仗",正是"旧改航母"白石洲项目。

按照惠誉的判断,鉴于白石洲项目优越的地理位置,该项目应该会有强劲的需求量。这将为绿景中国的合同销售增长奠定基础,预计从2023年起将提供约400亿元的可售资源。

但是,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渴",2023年的白石洲项目,对于当前的绿景中国来说,过于遥远。

如今,绿景中国正面临巨大的短期债务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绿景中国总资产为781.42亿元,总负债494.06亿元,资产负债率63.23%。

虽然资产负债率不高,但是就债务结构而言,绿景中国的危机愈发明显。

首先,截至2021年上半年,绿景中国有168.44亿流动负债,主要为短期借贷,其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有101.49亿元。

相较于100多亿的短期借款,绿景中国流动性吃紧,其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50.34亿元,根本无法覆盖。

要知道,短期借款还只是短期债务的一部分。截至2021年上半年,绿景中国的应付账款及票据还有17.15亿元。而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方面,仅2022年内到期的美元债规模,就有5亿多美元。

从融资渠道方面来看,绿景中国的渠道并不多元化,其主要依赖于股权和债券融资。

但是,在当前行业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绿景中国想要"借新还旧",困难重重。

这也印证了惠誉关于绿景中国面临再融资风险的判断。

如此看来,绿景中国的短债压力着实不小,或出现流动性危机。

原文作者:梁华梁
编辑:王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