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盛发展的麻烦大了,因其即将到期的两只美元债有违约风险,这也使得穆迪再次将其评级下调,事实上在此之前,荣盛发展已经频频传出商票逾期未能兑付的传闻,再联想到其之前一直在大量频繁的质押股权,如此看来,荣盛发展的流动危机已至。
评级下调,两只美元票据寻求展期
12月20日消息,穆迪将荣盛的公司家族评级(CFR)从“B3”下调至“Caa2”。与此同时,穆迪已将RongXingDa Development (BVI) Limited所发行债券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Caa1”下调至“Caa3”,上述债券由荣盛发展提供无条件且不可撤销担保。
评级的下调和展望负面,足以证明荣盛如今的发展艰难。而这明显和前几天的两只美元债到期有关。
12月13日,荣盛发展发布公告,正在为两笔总计8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寻找债务管理方式,此外,已聘请海通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作为财务顾问、Sidley Austin作为法律顾问,年利达将向海通国际提供法律咨询。
据悉,这两只美元债为其仅存续的美元公开债。这两笔美元债中,其中一支发行于2019年4月24日,利率为8%,发行总额5亿美元,将于2022年4月24日到期;另一支发行于2021年1月19日,利率为8.95%,发行总额3亿美元,将于2022年1月18日到期,也就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荣盛就有一笔3亿美元债需要兑付。
荣盛发展公告称,这8亿美元优先票据的债务管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交换要约、新发行票据、要约收购或公开市场回购等。
荣盛发展表示,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消费者情绪恶化和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的不利影响,该公司不断审查其财务状况,并致力于对相关票据融资的兑付工作。
据悉,荣盛发展正在收集旗下仅有的两笔存续美元债的持有人对公司可能提出的交换要约的反馈,该收集反馈是公司通过海通国际证券在近两周开始进行的。知情人士称,交换要约的条件中包含一项——即荣盛出售荣万家股权,收益回款用于偿还美元债券。截至10月中旬,荣盛发展已与一些潜在买家接触荣万家的股权出售。
其实这很好理解,既然你没有钱兑付,那就“卖子还钱”,还能解了燃眉之急,
商票还不上,股权质押回血?
其实荣盛发展商票逾期的消息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今年6月,荣盛发展就爆发过一次商票逾期传闻,有相关媒体称其在六月份到期的商票有大部分都未兑付,随后,荣盛召开投资者会议回应称,网上流传的截图中有一部分商票不属于荣盛,剩余票据因为端午节假期银行未上班所致,强调公司在规定时间将到期的商票都兑付完成,没有发生商票逾期的现象。
然而,在上次风波过去半年之久,又有荣盛商票逾期的消息不断出现。有媒体报道,十一月以来,荣盛的商票就一直拒不兑付,有爆料者称在11月22日已到期的商票至今未兑付荣盛发展也是一句相关回答也没有,持票人讨债无门。
而荣盛发展的拒付数量也在两个月内激增,11月初数据显示仅有一千多拒付量,到了12月20日,荣盛发展的拒付数据就达到了6296笔,总金额达到了19.06亿元;未结清票据达到了24080笔,总金额达到了71.53亿元。
在商票拒付笔数剧增的情况下,荣盛无法兑付,只好提出用房子来抵,而今已经有人选择了“商票抵房”这个办法。
除此之外,第二个办法还可以期后展期9个月,持票人需要在网银系统点线下清算,票据状态为已结清后荣盛开具付款协议,原持票人凭协议兑付,展期期间荣盛不支付利息。
和很多房企面临的困难一样,如今的荣盛发展,也站在了风口浪尖。在这种情况下,荣盛只能频频股权质押来回血。
近期,荣盛发展发布公告称,荣盛控股将其持有的累计2.32亿股荣盛房地产公司股份质押,占其所持股份比例14.95%,占荣盛房地产总股本比例5.33%,质押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荣盛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股票质押后的还款资金来源主要为经营业务回款、分红、投资收益、其他收入等。
另外荣盛发展还为全资下属公司荣盛实业提供不超过2.7亿元的担保。在此次担保之前,公司实际担保总额为543.59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高达117.30%。除了高比例担保之外,公司实控人质押其全部股份使公司股份质押比例剧增。
截至今年12月末荣盛发展的控股股东荣盛控股已质押9.04亿公司股权,占其所持股份的58.31%。
短期债务承压
随着商票面临逾期, 荣盛发展短期债务压力也逐渐浮出水面。
荣盛发展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16.95亿元,同比减少33.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0.99%,扣非后净利润为5.39亿元,同比减少60.15%。另外其净负债率为58.89%,较期初下降21.29个百分点;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9.49%,较期初下降4.67个百分点,勉强低于70%的红线。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荣盛发展重仓环京地区的布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销售表现,叠加三道红线等政策限制,双向挤压之下造成了资金压力。
利润不断下探,短期债务无法兑付越积越多。另外,近三年其前三季度财务费用都在9亿元以上,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增长也在逐年挤压着利润空间。
同时,其流动性也在降低。销售回款率从2016年的94.5%一路下滑至63.4%,经营性现金流受其影响从2018年的175.1亿元,跳崖式下降至2020年的13.67亿元。
受各种负面消息影响,融资也面临巨大压力。截至到2021年12月17日,荣盛的融资余额仅为9.12亿元。
在8月20日举行的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荣盛发展董事长耿建明曾表示:荣盛发展“不会出现任何违约”。就是不知道如今的荣盛,还有底气维持自己立下的承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