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5月27日晚间,拼多多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由此交出了一份最新的“答卷”。

在新掌门人陈磊的领导下,降本增效成效较为明显。

但是,欣喜之余,不乏忧虑之处:营收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放缓,营收结构依然呈“单腿支撑”状态。

与2021年相比,拼多多2022年一季度的业绩有所增长,但未来这种业绩增长的趋势会怎样发展,仍然无法确定。

当流量红利消退,进入下半场的拼多多,必须为自己的后路做好打算。

如今,正值618黄金期,这份成绩单的参考价值显得更加明显。

 

“单腿支撑”、营收增速放缓

财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拼多多实现营收237.94亿元,超过市场预估的206.5亿元,同比增长7.3%;经营利润达21.54亿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41.47亿元;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达26亿元,超市场预期的19亿元,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亏损29亿元。

在拼多多欣喜之余,我们注意到,拼多多一季度的增速超7%,尽管环比有所恢复,但从整体来看,仍是近三年来增速最低的一季报。

具体来看,拼多多的营收结构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包括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收入、交易服务收入、以及商品销售收入。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拼多多在线营销及其他服务营收181.58亿元,同比增长29%,营收占比76%,是最重要的现金牛和头号营收支柱。

交易服务收入为55.91亿元,较同比增长91%。虽然大幅增长,但与在线营销服务和其他收入的营收占比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

而商品销售业务营收仅录得4390万元,同比暴跌99%;

财报会上,CEO陈磊表示,“拼多多已经开始调整策略,平台持续缩减营销,加大研发和农研投入。但这种策略调整带来的效果需要时间,短期内增速或将受到影响。”

其实,陈磊的话几乎已经解释了拼多多一季度营收增速放缓的缘由所在。

事实上,近年来,拼多多在平台生态打造方面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叠加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拼多多的商品销售业务收入大幅减少,抵销了其他业务板块的大部分收入,最终导致营收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放缓。

目前,拼多多仍在用“单腿支撑”,营收结构尚需改变。

 

流量告急、用户增长放缓  

电话会议中,拼多多高管表示,去年同期的拼多多消费用户和月活用户已经达到比较高的基数,今年实现继续增长。但长期来看,趋势是清晰的:尽管季节上有波动,但是整体用户增长放缓是难免的。

在我们的印象里,拼多多一直对外宣传“拼得多,省得多”,以低价、拼团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因此,仅仅花费三年的时间就上市成功,甚至一度还动摇了淘宝的市场。

显然,这种策略成功帮助它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拼多多因此也正式迈入8亿时代。

然而,当这种高速发展的流量出现告急,拼多多会迅速陷入瓶颈。

根据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用户的增长明显低于其他三季度。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困局,还是因为拼多多对平台产品质量的把关不够严格,不合格的品控让许多消费者失去了对它的信心。

久而久之,口碑下行的拼多多几乎在国人面前败光了此前积攒的好感。

不仅新用户的入账逐渐在减少,而且老用户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流失,因此相对较低的留存率最终导致拼多多的用户增长趋缓。

除了自身在品控环节上的问题尚未解决,流量红利见顶和GMV增速放缓的挑战以外,拼多多还要承受其他电商平台所带来的强大压力。  

近几年,面对国内外波动起伏的疫情,宏观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传统电商行业面临严峻大考。

与此同时,阿里、抖音、快手等电商巨头纷纷开始发力,默不作声地投向新的市场领域。

而在财报会上,陈磊却坦言,随着用户规模达到一个水平,我们也不应该再期待高速增长。当前国内电商平台竞争态势并无明显变化,而农业领域的开拓、投入将成为拼多多的核心优势之一。

未来是否会将重点转向盈利方面,拼多多并未明确答复。

 

入局即时零售胜算小

自上海疫情保卫战打响以来,上海人民对物资的强烈需求使其成为了国内众多电商平台拓宽新业务的“试炼场”。

近几年,由于直播、电商、广告等业务并没有很大起色,拼多多决定调转方向,跳出原有的圈子,开始涉足“万物到家”的即时零售。

目前,即时零售这片区域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稳定三角形结构,阿里、京东、美团均形成了自己的企业运作模式。

而作为新人的拼多多,没有足够的实战经验运营起来显得更加吃力。

并且,由于拼多多的迟到,市场对它的接受度会大打折扣,竞争者们对它的“搅局”更多的是质疑。

上海作为拼多多在即时零售的初战场,特殊的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给了它一些机会。

但是,由于拼多多在农业领域所进行的“百亿农研专项”计划耗资巨大,前期投入的周期长并且收效慢。

当下的资金储备几乎无法支持它在即时零售的赛道上展示自己。

近段时间,出于防疫需要,居民更多选择线上购物,也因此即时购物的需求大幅提升,同时这也对即时零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户对配送服务的标准越来越高,物流配送的再开发和再延伸已是必然趋势。与之对应就是升级配送的成本也会随之提升。

而这一点也正好对准了拼多多“缺钱”的短板。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拼多多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约为929亿元,远远低于阿里的4949亿元、京东的1853亿元以及美团的1168亿元。

当然,阿里、京东、美团等物流企业也不会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纷纷在物流配送领域争相进行布局以争取更大的主动权。

面对产业供应链本就比较完善的强劲对手,拼多多的胜算显得很小。

原文作者:程依蘅
编辑:程依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