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统一企业中国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公告,上半年收益为139亿元,同比增长7.2%,归母净利润6.14亿元,下降27.49%。
“增收不增利”的主因,是集团毛利率再降4.7个百分点,来到近5年新低。
绩后首日,统一港股股价大跳水,收跌11.65%至6.52港元,跌幅直逼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出“土坑酸菜”后的至暗时刻。
若是深究则会发现,“土坑酸菜”事件,只是统一“拉垮”的引爆点,其背后的业绩滑坡,事实上早有迹象。
受方便面拖累,食品板块亏损上亿
分具体业务来看,这一次,统一的问题还是出在了方便面上。
食品和饮料,是统一两大核心业务板块。老本行食品业务,上半年收益53.7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方便面业务收益51.4亿元,扛起该板块96%的业绩。
增收的同时,食品板块的净亏损却达到1.58亿元,亏损数额较上年同期扩大一倍有余。
另一大板块饮料业务,上半年收益82.5亿元,同比增长4.9%,无论是茶饮料、还是果汁饮料,均有保持一定增速,10.4亿元的净利,较上年同期的11.9亿元有所收缩。
食品板块尤其是方便面盈利不佳,使得统一后来开辟的第二增长曲线饮品业务,成为如今公司盈利的关键支撑点。
“本集团毛利额于回顾期内下降至41.9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4%;毛利率由去年同期之34.8%下降4.7个百分点至30.1%”,对于“增收不增利”现象,统一在财报中给出的解释是,“主要受大宗原物料价格上涨、国际油价及疫情影响运输费用增加所致。”
受疫情和经济形势等影响,统一在供应链,物流运输,原料采购等环节承压严重,成本端快速涨价侵蚀了利润。
今年上半年,统一的销售成本同比增加了15%,成本上涨的速度,超过同期营收增长的2倍有余。
成本上涨这一理由,有一定合理性,但并不尽然。事实上,统一的毛利率已多年连续下滑,此次净利下滑,也是延续了之前的节奏。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及全年,统一收益分别增长10.07%和10.85%,但净利却分别下滑20.45%和7.69%。
酸菜面暴雷,王牌产品受波及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财报中,统一并未披露其王牌产品“老坛酸菜牛肉面”相关的收入数据。
要了解该产品对统一的重要性,还需要把时间拉回2008年。当时还不是行业老二的统一,首次推出赖以翻身的“老坛酸菜牛肉面”,带动业绩成效卓著。那几年,统一的销售额呈几何倍数增长,2012年达到40亿元,是2008年的整整27倍。
产品端的大创新,引来行业老大的跟从效仿。其后,康师傅也上线了“陈坛酸菜牛肉面”等一系列酸辣品牌,分食统一独创的市场蛋糕。
这也就有了后来统一请来知名主持人汪涵为其代言,并诞生了那句洗脑的电视广告语,“有人模仿我的脸,还有人模仿我的面”。
然而,两家为此大打的口水账,以及谁的老坛酸菜更加正宗,现在已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这一方便面细分品类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
今年3·15一晚,随着插旗菜业土坑酸菜的曝光,闪耀方便面界多年的明星产品“酸菜方便面”迎来致命一击,下架和滞销随之而来。
虽然插旗菜业是康师傅的供应商,但这一事件波及的范围深广,一夜之间全国人民似乎都知晓了丑闻,谁都不敢保证未被调查的统一是否存在问题,大多数人也并不知道出问题的是哪家,直接导致了消费者的整体信任危机。
可以想见的是,看过报道画面的人心中或多或少都留有阴影,他们或许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碰老坛酸菜这种品类的方便面了。
阴差阳错地,康师傅以两败俱伤的方式,将对手拽下了“土坑”。两家由台湾商人打入大陆并掘金多年的企业,眼看着式微的国货品牌白象重回大众视野,备受野性消费者的追捧。
方便面不香了?可还得涨价
属于方便面巨头们的内斗战事上演了许多年,如今也走到剧末,行业面临着各路来势汹汹的外敌多方夹击。
经历了2012年前后的千团大战,外卖市场由野蛮增长走向成熟,给方便面行业带来最大的冲击。中国地质大学经管学院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外卖市场规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就会减少0.0533%。2020年疫情,方便面消费才有所升温。
此外,螺蛳粉、米粉、自热火锅等速食方便食品兴起,让更多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如今,预制菜又成了资本热潮汹涌的新风口,
消费者有了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空间,方便面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唯一选项。当一个人面前有更好的选择时,谁还会坚持那个不那么好的呢?
方便面行业的销量下滑、市场萎缩,成为难以逆转的不争事实。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下滑了7.7%,销售额下滑了7.3%。早先的2015年和2017年,大陆方便面市场增长一度为负值。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到来,时常被贴贴上不健康、不营养的标签的方便面,面对异军突起的外来者,似乎只能接受衰退的命运。
矛盾的是,成本承压之下,方便面企业眼下还不得不做一件加速把受众推向对立面的事情——提价。
正如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所言,在近期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生产销售成本也在快速提高,统一从成本端减负的可能性较小,而其产品附加值又偏低,因此未来不排除有通过提价的方式缓解成本压力的可能。
据美银证券研报,今年年初,方便面行业迎来近10年来的首次大幅加价,其中统一的主要方便面产品在更换新包装后,零售价格上调了约12%。这波“集体涨价”操作,自然也引来不小的争议。
不过,如今想把成本压力转嫁给终端消费市场,或许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方便面本来就属于高价格敏感型消费品,且市场价格阈值早已临近,在几乎不剩多少涨价空间的局面下提价,尤其外面还强敌环伺虎视眈眈,统一需要慎重权衡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