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6亿元,-4.74%。
这是碧桂园2020年实现的总收入,和同比下滑比例。
根据碧桂园历年年报显示,2010年-2019年碧桂园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8.59%,这是碧桂园自2008年来第一次营收负增长。
不仅仅是营收负增长,碧桂园的利润指标也全面下滑。毛利同比下滑20%,归母净利350亿,同比下滑11.45%。
和所有辟谣一样,碧桂园总裁莫斌给碧桂园营收下滑蒙上一层疫情影响的面纱。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说,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项目的工程进度和楼盘交付确收放缓,这使得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除了疫情,碧桂园营收下降还有其它原因吗?
核心是房价下滑
碧桂园营收和利润下滑是因为借贷成本升高了吗?
根据碧桂园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碧桂园平均借贷成本利率是5.56%,比2019年下降78个点,借贷利率下降,财务成本大幅度下滑。
显而易见,碧桂园利润下滑不是源于借贷成本。
如果仔细研究碧桂园年报,会发现碧桂园的销售价格大幅度下降。来自碧桂园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碧桂园的平均销售价格是每平米7980元,对比2019年的每平米8407元,碧桂园的销售价格每平米降了427元,成本不变,价格下降,压缩的可都是利润。
根据碧桂园在2020年发布的广告显示,碧桂园在2020年确实存在降价的可能性。比如2020年12月,碧桂园在全国有近140个城市县镇426个项目、约72000套房源进行了促销行动,其中400多套优惠额度可至7折,最低房源单价仅4100元/平方米。
太原碧桂园的项目甚至还有业主因为降价向政府投诉的。
在此基础上,碧桂园的销售额也在大幅度下降。根据碧桂园的年报,2020年归属碧桂园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为人民币5706.6亿元,增长3.3%;合同销售面积约6733万平方米,增长只有8%。
何去何从
2015年到2019年,碧桂园的销售业绩增长了5倍之多,尤其合伙人制度,员工薪酬支出翻番。
碧桂园之所以能大爆发,跟三年货币化棚改攻坚计划密不可分,碧桂园也吃到了三四线房价上涨的红利。但自从2018年6月,国开行收紧棚改,把货币化安置转为实物安置开始,碧桂园的业绩也伴随着棚改退潮而减速。2019年开始,三四线城市房价下滑。
除此之外,碧桂园的核心竞争力有两个方面:
一是薄利多销的碧桂园模式。即碧桂园集团作为母体在顺德打造出基于三四线市场特征、需求特征下的低成本、薄利多销、全产业链打法,这个打法堪比杨国强比较推崇的沃尔玛的创始者,即主张“薄利多销”,用低价占领市场,用成本控制获得利润,用规模获得发展。
二是快周转模式。过去,高房价时代,碧桂园的“高周转”模式,一直为地产圈所津津乐道。
很多开发商做了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复制粘贴着杨国强的合伙人机制,挖了碧桂园很多职业经理人,希望成为下一匹黑马。
高周转成就了碧桂园,也给了更好的未来。这个里面除了碧桂园的“高周转”模式,还得益于大量货币凝固在了砖头里,庞大的融资流进了房地产市场。就像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所说,高的年份,房地产及与房地产有关的信贷占全部信贷的三分之一,多数年份占到四分之一。
2020年下半年,监管部门明确了划时代的“三道红线”政策。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文件是谁都没看到的,精神是必须深刻领会的——相关房地产企业在2023年前需要满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大于70%,净负债率不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大于1。达标之前,房企融资将受到严格限制。
“三条红线”之后,碧桂园按要求开始降负债,降杠杆,意味着发展速度和总资产也要下降,因此,2020总资产规模增长仅仅只有5.8%,房地产的本质是金融。降速之后,碧桂园的发展失去了想象力。
稻盛和夫说,多元化发展是企业稳步成长的必要条件。
因此,这两年,碧桂园在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碧桂园选择的赛道是——机器人。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底,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项目已招募了4000多名国内外研发人才,平均年龄30.2岁;累计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042项,获得专利授权984项,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近50款,其中已有18款在超过15个项目中投入商业化试点运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千玺机器人餐厅则已经开业并运营80家机器人餐厅,投放单机设备583台。
但是培育新的增长点都需要5年、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年报上,并没有呈现出碧桂园机器人盈利的消息。
时代真的变了,有些企业要离开,有些企业要瘦身。有时候,企业做得好不好,很多时候不取决于你的选择,更多是时代背景和个体际遇。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