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沃尔玛、永辉等零售龙头披露三季报后,港股拥有大润发及欧尚两大超市品牌的高鑫零售有限公司(下称“高鑫零售”) 也披露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公告。
与多数同行疲乏的业绩表现一样,高鑫零售业绩同样难言好,数据显示,上半年高鑫零售实现营业收入406.11亿元,同比下滑2.22%;归母净利润为-0.69亿元,同比下滑158.97%。
虽然,高鑫零售业绩下滑与疫情影响有关,但实际上疫情不是最主要原因,氢财经发现,自2012年起高鑫零售营业收入就呈逐年下滑的趋势,不仅如此,在今年上半年中高鑫零售还再次被永辉超市反超,高鑫零售究竟怎么了?
业绩增速逐年下滑
11月15日晚间,高鑫零售披露了截至9月30日的2023财年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前半年高鑫零售实现营业收入406.11亿元,同比下滑2.22%;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下滑158.97%。
具体来看,高鑫零售的收入来自销售货品及租户的租金收入,同期高鑫零售来自销售货品的收入为390.8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7%,来自租金的收入为1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3.9%。
对此,高鑫零售认为主要为疫情所致。
诚然,疫情是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但高鑫零售的下滑却并不能完全归结于疫情,例如今年前半年永辉超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9.68%,均优于高鑫零售,并在营业收入规模上超过高鑫零售。
并且自2011年上市以来,高鑫零售业绩增速就开始逐年下滑,由2010年的23.73%降至个位数,直至近年的负数,可见高鑫零售的下滑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自身。
虽然在2011年时以经营大卖场起家的高鑫零售,已成为在中国运营的最大综合性大卖场之一的企业。
但彼时正值中国互联网风口,在此之前的2010年就诞生了多家电商公司,其中包括家电连锁、百货超市、传统品牌等诸多企业均开始涉足电子商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渐崛起,线下实体光景已不复从前,而高鑫零售的业绩变化就是最好的印证。
销售费用率增长
事实上,高鑫零售早在2013年时就已开始探索线上电商业务,并建立了飞牛网以及一系列电子商务平台。
然而,由于经验不足,导致飞牛网及其他电商平台连年亏损,眼看着美团等巨头对线上零售市场的抢占越来越激烈,高鑫零售也随之陷入困局。
就在2020年,互联网经验十足的阿里巴巴以280亿港元增持了高鑫零售股份,加上此前收购的36.2%股权,阿里巴巴持有高鑫零售股份合计达到72%,成为其实际控制人。
在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加持下,高鑫零售一方面重构自有大卖场,另一方面则布局新零售业态,发展中型超市“中润发”和小型超市“小润发”,并开设近年来大热的生鲜超市,同时还与菜鸟展开合作,进军社区团购赛道,还增加了淘鲜达、饿了么及天猫超市等。
高鑫零售销售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虽然在2023年财年上半年中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减少5.515%至93.78亿元,但在总营业收入中的比重(销售费用率)却并无较大变化,2022年财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分别为23.8%及22.4%,而2023年财年上半年则为23.1%,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但却并未给高鑫零售带来质的变化,2023财年上半年中高鑫零售线上业务增长到了35%,但也仅仅只是弥补了一些线下收入的下降,却并未起到提升的作用,从前述可知2023财年营业收入还是同比下降的。
显然,仅仅转型线上,对高鑫零售是远远不够,仍难以止住线下对高鑫零售的冲击。
进军仓储会员店?
而与线下商超对比鲜明的则是仓储会员超市的红火,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9年仓储会员超市市场规模增速维持在个位数,甚至在个别年份还出现了负增长,然而2021年,仓储超市市场规模增长突然加快,同比增速达12.3%,市场规模达304.3亿元,2022年预计同比增长10.1%。
因此,在此现状之下,不少传统商超进军了仓储会员超市,自2021年以来,家乐福、永辉、北京华联、北国仓储超市等多家传统商超首次尝试仓储会员超市业态,已成为大型商超转型的必经之路,高鑫零售也不例外。
近日红星资本局报道,大润发在扬州开设了首家仓储会员店,接近大润发的业内人士认为,扬州首店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尝试,如果扬州首店运营成功的话,这一模式会复制到全国。
所谓仓储会员店,即一种以会员为目标顾客,实行储销一体、批零兼营,以提供基本服务、优惠价格和大包装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零售业态。
目前国内这一业态早已有山姆会员店、麦德龙、盒马x会员店及Fudi超市,加之前述不少先高鑫零售一步尝试仓储会员超市业态的同行,这一赛道已充满竞争者,经验不足的高鑫零售能否借此转身仍存不确定性。
不过,据红星资本局报道,在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看来,大润发做仓储会员店还有一项挑战是时机晚了一些。他认为,随着社区店、电商生鲜产品品质和品牌的发展,未来仓储会员店受到的冲击会更大。“仓储会员店的发展期只有三至五年了,随后会面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