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增收不增利”的阴霾中走出来后,盐津铺子野心渐增。
根据盐津铺子官微消息,公司董事长张学武近日公开表示,其为盐津铺子制定了“三年实现集团营收超百亿,利税超20亿”的战略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前盐津铺子业绩出现增势,但去年整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2.82亿元,要在未来三年间实现营收百亿目标,难度显见是巨大的。
而在追求业绩目标的同时,盐津铺子似乎将压低成本作为一大手段,但其食品安全问题却屡屡曝出,不断增多的消费者投诉格外值得担忧。
目标业绩增速难触达
从当前的业绩表现来看,盐津铺子似乎已经通过转型,扭转了去年业绩滑坡的尴尬局面。
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盐津铺子实现了业绩双增,营收为19.7亿元,净利润2.19亿元。
相比于主要竞争者们,盐津铺子在增势上表现亮眼,但原因在于其2021年业绩不佳基数较低,同时规模体量相对显小。
去年前三季度,盐津铺子业绩变脸,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59%,仅实现0.77亿元。
而盐津铺子在营收水平上,和行业对手们差距明显。今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的营收数据为70.03亿元,三只松鼠为53.33亿元,洽洽食品为43.84亿元,来伊份为32.5亿元。
那么,要在三年时间里实现张学武提出的百亿营收目标,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以目前盐津铺子20亿元出头的营收水平来看,其接下来三年,公司收入年复合增长率或许要超过50%。要连续达成这种增长速度要求,是有相当压力的。
要知道,在今年前三季度经营向好的情况下,盐津铺子的营收增速,也只达到了21%。
在当下的市场和消费大环境下,盐津铺子今后的这种回暖之势,能够延续多长时间尚难预判,稳定50%以上的营收增速,几乎更是天方夜谭。
渠道阵痛突围困难
去年的业绩滑铁卢,让盐津铺子意识到公司经营中存在的短板,遂走上了转型之路。
盐津铺子转型的一大核心方向,就是渠道改革。因为近年来,随着电商、社区团购的兴起,以沃尔玛、永辉为代表的大型综合商超的市场价值降低,顾客持续被分流,盐津铺子原有的渠道资源和营销网络优势慢慢变弱,其赖以发家并固守的商超模式也逐渐失灵。
诚如盐津铺子董事长所言,“盐津铺子多年来一直是以商超模式取胜,从公司成立开始,到上完市以后的前三年,都是聚焦在商超渠道发展。”
尽管盐津铺子如今已向电商等渠道投入发展,但距离同行仍有较大的差距。因为错失先机和红利后,再去向自己的主战场以外的地方和对手竞争,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和时间。
可见,渠道生变,带给盐津铺子的重击和阵痛,可能是长久的,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发生根本性转变。
而渠道对休闲零食行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一行业的显著特点是准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壁垒不强,很容易被替代,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掌握和占据渠道优势,谁大概率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能否打赢渠道突围这场战役,关系到盐津铺子未来的业绩走向,后续值得重点关注。
压低成本食安问题频出
除了渠道之外,质量和价格,无疑是休闲零食企业和同行拉开差距的关键因素。
值得忧虑的是,盐津铺子在质量的比拼上,屡屡陷入不利局面。
氢财经在网络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发现,近期盐津铺子多次遭到消费者投诉,投诉内容有不少都是在其产品中吃出头发、塑料、螺丝、蛆等各类异物。
11月9日和10日,有消费者反映,自己在盐津铺子手撕蟹柳,吃到异物导致肚子疼上了三趟厕所。另一位消费者投诉称,盐津铺子产品劲道豆干食品已不能食用,投诉问题为食品变质。
更严重的情况是,10月18日和31日,两位消费者均投诉称,在盐津铺子鳕鱼肠里吃出活蛆。
事实上,近年来,盐津铺子已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抽检不合格、被监管部门点名,食品安全方面被媒体报道的负面事件也不在少数。
在食品安全问题相当值得重视的情况下,盐津铺子却又选择进一步压低成本,属实耐人寻味。
盐津铺子近日表示,经历2021年二季度起4个季度转型升级之后,公司产品从“高成本之下的高品质+高性价比”,升级为“低成本之上的高品质+高性价比”,由渠道驱动增长升级为“产品+渠道”双轮驱动增长。
可见,为了追求业绩,盐津铺子似乎将目光放在了进一步压缩成本上。通常情况下,低成本与高品质本就是难以平衡的悖论,盐津铺子若不能守住食安底线,或许其未来的路子很难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