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不久前,太极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一家子公司生产药品被检测出不合格,但其检测时间为8个多月前,在上个月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点名后,太极集团才随后发布相关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太极集团将药品再次自检的结果为合格,得出了与管理局相左的检测结果,而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另外,太极集团还重营销轻研发。财报中显示,其多年营销费用上涨,而研发费用与之相比不过九牛一毛。

同时,高涨的销售费用也侵蚀了公司的利润,太极集团已经多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直到去年国药入主后一剂猛药下去,才使太极集团的业绩逐渐好转,但这样的成绩能否长久,还是要看后续发展如何。

 

药品检测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结果不一致

不久前,太极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生产的青霉素V钾片有关物质检测不合格一事备受业内关注。

而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为,其相关产品是在8个多月前被检测出不合格,然而直到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发布了2022年第4期药品抽验信息的通告,太极集团才发布相关公告。

据悉,这批药品的生产日期为2020年11月17日,有效期24个月,出厂检验合格。

而去年11月16日,广州市荔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样到批号201103批青霉素V钾片7盒(该药店共购进10盒),其检验结果为有关物质超标,有关物质指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之后,西南药业再次对该批次产品进行检测,结果依旧为合格。

同时,其还表示,本着对消费者尽责的原则,今年年初西南药业已经对上述批号产品未销售部分的28盒全部召回,召回样品抽检至省级药检院检验合格。

从几次检验结果来看,很明显西南药业自检结果与药监局检测结果并不一致,而事实上,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早在2016年,太极集团子公司重庆中药二厂就曾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点名,其公司生产的小儿咳喘灵颗粒性状不合格。

太极集团将该批次药品送省级药检部门检验后结果却是合格。

除此之外,2017年和2020年,其旗下子公司还被检测出龙胆泻肝片与通宣理肺丸产品不合格。

可见,其公司在产品质量方面被检测出的问题并不在少数。

 

重营销轻研发

另外,太极集团还存在重营销轻研发。

从2021年的年报可以看出,太极集团的销售费用从2020年末的37.01亿元上升为去年末的42.15亿元,上涨幅度为13.91%。

对此,公司表示主要系加大产品宣传推广力度所致。

同期,其研发费用也有所上涨,幅度为6.26%,金额达到1.03亿元。

明显可以看出,太极集团的研发支出与销售费用支出的量级就相差很大,甚至其研发支出金额在有所上涨后才刚刚突破亿元,连营销费用的零头都算不上。

最重要的是,从2017年开始,太极集团在重营销轻研发方面就已经一路狂奔了。

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0年,太极集团的销售费用从19.08亿元攀升至37.01亿元,加上去年的支出,其近五年的销售费用总计164.69亿元。

同期,其研发费用分别为3356.68万元、4208.24万元、6717.49万元和9650.87万元,除了2021年金额突破亿元门槛,在此之前即便研发费用不断地上涨,但都在千万元级别徘徊,五年的研发费用合计也不过才3.42亿元。与上百亿的销售费用支出相比,其研发费用简直是九牛一毛。

两项费用如此差距悬殊的支出,也代表着太极集团更加重视营销,轻视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对比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支出,研发费用还是“四费”中垫底的那个,这进一步证明了太极集团对研发的轻视程度。

 

不过,在销售费用连续走高的情况下,太极集团的利润也被不断侵蚀。

 

扣非归母净利润长年亏损

从以往的业绩来看,太极集团的扣非归母净利润早已陷入持续亏损的漩涡。

往前系数,太极集团从2010年开始到2021年间,其扣非归母净利润仅有一年为盈利状态,其他年份皆为亏损。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1年,太极集团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1.33亿元、-2.43亿元、-1.72亿元、-2.81亿元、-5.36亿元、-4.43亿元、0.64亿元、-0.84亿元、-1.57亿元、-5.55亿元和-6.97亿元。可以看出,除了2017年公司出现扭亏为盈,其他年份里太极集团都挣扎于亏损线上。

与之不同的是,相比十一年来深陷亏损漩涡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其公司的净利润却仅有其中四年表现为亏损状态。

而之所以净利润会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的表现相去甚远,是因为太极集团不断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收益来弥补亏损。

比如,在2020年太极集团转让了旗下地产公司成都新衡生的股权,再加上卖出旗下门诊医院,最后共获得8.38 亿元的收益;2018年通过处置非流动资产获得收益1.2亿元;2016年曾出售旗下地产公司重庆大易和重组旗下桐君阁,而获得收益13.24亿元。

不得不说,太极集团为了让财报好看些,也是下足了功夫。不过这样的挽救之法,在2021年时却已经收效甚微,净利润同样也落入了亏损境地。

不过自从去年国药入主太极集团后,其不仅将集团高层从新换届选举,还精简了部门和人员,拔除了“旧疾”,如此大举改革之下,太极集团的业绩才扭亏转盈。在今年上半年,其归母净利润预计达1.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1.7亿,皆同比大幅增长。

国药的入主,相当于给了太极集团一剂猛药,但如此向好的成绩是如烟花般稍纵即逝,还是获得真正的“重生”,这都要看其后续发展如何。

原文作者:天一
编辑:邱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