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阳光100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100)发布公告称,该公司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或构成违约。

事实上,阳光100当前的债务违约预告早有预兆。

近年来,转型后的阳光100房地产销售疲弱,运营现金流不足以偿还债务,可用于再融资的资金存在巨大缺口,导致阳光100深陷困境之中。

而这笔2亿美元的债券违约,或许会使得阳光100本就紧张的资金链条雪上加霜。

可转债违约危机

8月9日,阳光100公告称,公司于2016年发行的2亿美元6.5%可转换债券即将到期,未偿还本金及应计利息总额为5239.16万美元。

上述可转债的到期日为8月11日。由于阳光100预期无法在到期日支付上述债券的本金及利息,或将发生债务违约事件。

不过,阳光100同时表示,为了应对可能的债务违约,公司已筹措到所需资金,并预期于到期日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本金连同应计利息。

所谓可转债,既持有人可按照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为公司的股票;若换股完成,企业无需现金兑付。

一般而言,当股价高于转换价格,则意味着债券持有人能有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上市公司股票,这是吸引投资者的最主要原因。

也正是因为可转债有这种“优势”,所以其利率低于同等级的普通债券利率。

那么,此次阳光100到期的可转债,是否会被持有人转换为公司股票呢?

答案是不可能。

原来,此次公告的2亿美元可转债,按照彼时的股价,其转换价为3.69港元,

也就是说,如果阳光100当下的股价高于3.69港元/股,该可转换债的持有人才有意愿将其转换为公司股票。

然而,截至8月10日港股收盘,阳光100的股价为1.070港元/股。

也就是说,如果该债券持有人此时选择将其转换为阳光100的公司股票,当即损失近四分之三。

事实上,阳光100的股价从2017年10月31日触及最高价3.89港元/股之后,便一路下跌。

或许是为了顾及投资人的感受,2017年12月,阳光100还特意将这笔可转债的转换价格下调至3.66港元

谁料,2019年1月17日,阳光100股价更是迎来闪崩,一天之内跌幅近65%,市值蒸发逾60亿港元。

从那以后,阳光100的股价一直在1港元左右波动,几乎没有任何起色。

2020年,阳光100还曾再次下调这笔可转债的转换价格至3.38港元。这显然是白费力气。

据悉,除了这笔债券,阳光100还于2018年发行一笔总额约7.5亿港元、4.85%的可转债,将于2023年到期。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笔债券转化公司股票的可能更是为零。

押错赛道致巨额债务压身

另外,在此次公告中,阳光100还表示,一直与2020年债券持有人商讨,希望获得到期日的延长。

言下之意是,即使能够筹到资金,但阳光100并不想现在就支付这笔到期债务。

从其一直萎靡不振的股价也可以看出,阳光100正处于非常严峻的困境之中。

事实上,阳光100也曾有过高光时刻。

2004年-2008年,阳光100曾连续5年位列全国百强房企前十。

但是,由于公司创始人易小迪的决策失败,致使阳光100不光错失了发展良机,被曾经的“小老弟”一个个超越,更是陷入到今天的困局。

易小迪曾亲口承认,自己是一个胆小的人,过分的谨慎使企业失去了很多扩张良机。

2014年,阳光100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彼时的阳光100本应该借助资本的力量发展壮大,却因为易小迪的拍板,开始从传统的住宅开发,向非住宅业务转型。

非住宅业务的优势是利润水平高,缺点也明显,要求超强的运营服务能力,且资金回报期长。

而在这之后,传统的住宅开发却迎来密集利好,招拍挂、城镇化、棚改货币化等政策相继落地,而转型的阳光100显然尝不到这些红利。

不仅如此,易小迪还“昏招频出”,2015年从李亚鹏手里接盘“摇摇欲坠”的雪山艺术小镇,踩了个大坑;还在2017年北京出台最严限购令后,继续重仓环京文旅项目,着实令人费解。

时至今日,“千亿”规模的房企遍地都是,而押错赛道、屡屡踩坑的阳光100却只能百亿级别徘徊。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阳光100的合约销售金额分别为106.08亿元、120.96亿元、103.38亿元、105.30亿元,几乎陷入停滞。

盈利下滑同样明显。2020年,阳光100的收入与毛利润分别为57.60亿元、15.30亿元,同比减少30.5%和27.2%;年度溢利为12.84亿元,同比减少60.1%。

业绩不佳的情况下,阳光100的负债水平却急剧上涨。

截至2020年末,阳光100总资产、总负债分别约为511.17亿元、389.47亿元,资产负债率大76%。

从“三条红线”来看,阳光100扣除合同负债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6.19%;净负债率高达187%;而现金短债比仅为0.24,“三条红线”全踩。

由此可见,阳光100当前的债务违约危机,早有征兆。

原文作者:梁华梁
编辑:华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