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消息缠身的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碧桂园”)终于传出一丝好消息。
日前,碧桂园在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债增进公司”)的支持下,发行了2022年第一期中期票据,最终发债票面利率仅为3.2%,本金总额为15亿元人民币,在中债增进公司的加持下,进一步增强了碧桂园的融资能力并有助于改善其流动性。
实际上,今年以来在监管支持下碧桂园先后发行了数十亿元票据,与大部分同行找钱困难的情况相比,碧桂园要幸运不少,配股加之监管支持,尚且算是融资渠道通畅,只是这并不能支撑起外界对碧桂园的看好。
在销售额不断下滑,各大社交平台皆有碧桂园拖欠供应商货款及工程款的报道及三大评级机构还轮番上阵下调其评级之下,碧桂园流动性仍备受质疑。
15亿票据落地,年内融资额大幅减少
9月20日,碧桂园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公司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碧桂园地产”)于2022年9月19日公开发行了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本金总额为15亿元人民币,为期3年,票面利率为3.2%。
据了解,碧桂园地产早在2022年2月25日就完成了本金金额为50亿元的中期票据注册,此次第一期发行为15亿元,由中债增公司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回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即当碧桂园发生违约后,中债增要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地履行碧桂园应尽地全部义务,此为监管部门又一对示范房企发债的支持政策。
自被列入示范房企以来,碧桂园先发行了5亿元的公司债,同时又先后发行了可转债,据界面新闻报道,在今年境外资本市场几乎停滞的状态下,碧桂园已先后发行可转债折合33.68亿元,配售新股折合24.2亿元;并且去年下半年至今,境内发行公司债及中票合计61亿元、供应链ABS及ABN合计87亿元。
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碧桂园融资活动所用之现金净额为净流出326.06亿元,同比减少高达951.13%,这意味着虽然今年上半年碧桂园仍发行了债券,但融资额大幅减少。
在此之下,碧桂园管理层只得亲自下场“维稳”,除了前述提到的配售新股以外,碧桂园地产控股股东自7月14日以来,已在二级市场累计购买近2.88亿元的公司债券,侧面透露出碧桂园如今困境。
三大评级机构轮番下调评级
不过,评级机构或许已率先感知到其困境,早在上半年评级机构已将碧桂园评级下调为“垃圾股”,并且在其发债前后,穆迪、标普评级机构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碧桂园,并纷纷将其评级下调。
9月19日,标普将碧桂园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B+”下调至“BB”,同时将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
标普认为,销售疲软将是碧桂园流动性的主要风险,并预计碧桂园的建安支出仍将高于同行,因其在较低线城市的敞口,该类城市土地成本较低,同时标普预计碧桂园在2022年剩余月份的合同销售额不会有实质性的恢复。
这意味着,碧桂园未来通过销售回款缓解流动性及偿还负债的可能性并不大。
而在9月20日,穆迪也随之将碧桂园公司家族评级和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a1”下调至“Ba2”,评级展望则仍维持在负面。
穆迪高级副总裁Kaven Tsang同样表示,“评级下调反映了碧桂园的合同销售业绩弱于预期,并预计在未来12—18个月内,由于市场条件困难,合同销售额和利润率不断下降,该公司的财务指标和流动性缓冲将进一步减弱“。
同时,其补充道,“负面展望反映出该公司获得长期资本的融资渠道受限,运营和利润率下降,这将在未来12-18个月内继续对其流动性和信用指标造成压力。”
众所周知的是,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影响着碧桂园离岸债券的融资渠道,因此评级机构的不看好,对融资渠道本就收窄的碧桂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销售额下滑,现金流紧张
事实上自房企接连爆雷以来,外界对房企的负债规模就尤为关注,而据碧桂园中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碧桂园总资产18914.79亿元,总负债16884.6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3.98%。
在碧桂园上万亿的负债中,其流动负债为13390.59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为529.7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合计为728.53亿元。
而同期可动用现金结余为1479.76亿元,剔除受限资金后,上半年碧桂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34.83亿元,覆盖前述一年内到期债务绰绰有余。
但要知道的是,碧桂园同期还有2441.83亿元的一年内到期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倘若加上该项负债碧桂园将现庞大的资金缺口,流动性存忧,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各大社交平台皆有对碧桂园拖欠货款及工程款的控诉。
相较于如此大的缺口,前述数十亿元的融资对于碧桂园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在此之下,销售额及销售回款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网络上关于碧桂园降价促销的报道比比皆是。
但事与愿违,即使是“宇宙第一房企”也难以抵挡市场下行的大趋势,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碧桂园联通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累计实现股东权益销售额2440.7亿元,同比下滑39.37%,虽然优于行业水平,可还是难以支撑碧桂园数千亿元的债务。
这也难怪评级机构会频频将其评级下调了,只是在向外界提示风险的同时,却也加重了碧桂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