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百度百科

近来,关于碧桂园区域合并及营销裁员一事的信息传的此起彼伏,虽然目前碧桂园尚未对此进行回应,不过外界认为,近两年碧桂园区域架构一直处于变动之中,想必2023年也会有所调整。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网络上已有不少原先碧桂园的员工表示被辞退,在碧桂园2022年半年报中,其披露的员工人数已较2021年年末时减少了两万余人。

再加上2022年碧桂园过的并不容易,不仅减少了拿地频率,甚至其拿地金额及土储更是断崖式下滑,均同比下滑超95%,而结合其紧张的资金链,也难怪其裁员信息会传得如此沸沸扬扬了。

 

区域合并及裁员传闻再起

实际上,近些年碧桂园区域架构一直处于变动之中。

例如,2021年12月31日,碧桂园内部就发文公布了组织架构调整,调整后,碧桂园区域公司由原来的106个缩减至65个。

甚至早先在2020年,碧桂园的区域架构就先后经历了4次调整,其中2020年5月时,碧桂园的区域由47个裂变为73个,10月,在此次裂变的基础上,再次分化成了104个区域。

而区域的分化与缩减意味着人员的调整,因此,伴随着组织架构的调整,碧桂园裁员的消息也传的沸沸扬扬,再结合近两年的区域架构调整,因此外界不少人士担忧2023年碧桂园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甚至已有网友表示“现在流行裁员,我昨天刚知道自己被碧桂园优化了”“(碧桂园)同时收到HR电话,协商条件赔偿N+1”等。

更为重要的是,在2022年的大环境中,碧桂园就已进行了人员的缩减,据碧桂园2022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其雇用了78522名全职员工,要知道的是,在2021年12月31日时,此数据还为100705名,也就是说,在半年期间,碧桂园就已裁员22172人,削减幅度更是达22%。

甚至有机构统计了包含碧桂园在内的33家上市房企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披露的员工数量,其中裁员人数第一的就是碧桂园,可见,外界的担忧及焦虑并非无端而来。

 

大幅缩减成本

众所周知,2022年全年,各大房企依然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连被誉为“宇宙第一房企”的碧桂园也不例外。

在2022年3月30日召开的碧桂园2021年年度业绩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就曾对如何穿越周期时表示,“针对目前市场状态,公司采用的策略是开源节流,保现金流,保三道红线,做正确的事情,以及做确定性的事情。正确的事情就是做有现金流的利润,确定性的事情就是控支出、调结构、保资产。”

在此基调之下,碧桂园进行了相关动作,最主要动作莫过于缩减成本支出,例如,在去年半年报中,碧桂园营销及市场推广费用同比减少40.58%至45.75亿元,行政费用同比减少31.03%至62.13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4.55%至12.91亿元。

而前述提到,碧桂园在半年内裁员超2万人,可想而知,碧桂园的工资薪酬成本的减少程度,同期,碧桂园薪酬成为67.34亿元,而2021年时,碧桂园此数据还为89.98亿元,工资支出减少达22.64亿元,若与前述营销及市场推广费、行政费用及研发费用三者加起来,可见其金额之大,也就是说,员工数量及薪酬的减少成了碧桂园开源节流的部分贡献。

而如今,碧桂园依然不好过,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压力,裁员,再次成为碧桂园减小压力的主要选择之一。

 

拿地成本大幅缩减

另外,在2022年大环境中,碧桂园还选择了降低拿地成本来度过难关。

据中指院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碧桂园权益拿地金额66亿元,权益拿地面积98万平方米,这一数据在2021年全年时还为1397亿元和4017万平方米。

据此推算,2022年,碧桂园权益拿地金额及权益拿地面积分别同比减少95.63%及97.56%,在拿地金额榜单中已从2021年的第一降到了60名开外。

而碧桂园一般从拿地到开售需要3-6个月的时间,2022年权益拿地面积的减少,意味着碧桂园在2023年的开盘数量也会较2022年有大幅的减少,相应的员工也会大幅的减少,简而言之,碧桂园用到的员工人数会减少,由此自然会带来裁员的增加。

导致这一连串问题的无外乎碧桂园的资金紧张,据了解,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碧桂园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为529.7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合计为728.53亿元,同期可动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35亿元。

不过,碧桂园还有超2000亿元的一年内到期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如此算来,碧桂园在资金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而一向用来偿还负债主要渠道的销售方面,却并不靠得住。

2022年,碧桂园权益销售额为3354.3亿元,同比减少35.94%,如此减少幅度,虽在行业平均水平中处于优势地位,但相较于碧桂园的体量来说,却并非如此,不然,碧桂园也不会频繁配股了,更别提在一个月内配股两次了,将其对资金的需要展现的淋漓尽致。

由此一来,组织架构调整及裁员也不难理解了。

原文作者:王安宁
编辑:王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