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百度百科

6月27日,网红颈椎按摩仪SKG母公司——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穿戴),向深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继倍轻松成功上市之后,SKG也向资本市场发起了冲击。

不过,近几年SKG虽然营收不断增长,但其净利润却逐渐下滑。

此外,SKG递交招股书前连续两年大手笔分红达3亿多元,实控人刘杰、徐思英夫妇从中获利2.93亿元。此举或说明,SKG并不缺钱,冲击上市存在圈钱之嫌。

最为致命的是,市场对于按摩器行业的成长性渐生质疑,“按摩仪是智商税”的呼声也愈发响亮。

去年上市的倍轻松,业绩和股价已经双双下滑。而在蓝海市场概念逐渐退潮的当下,SKG上市之旅能否成功,还存在极大的未知数。

 

业绩增长乏力,销售费用高企

资料显示,SKG是一家专注为个人与家庭提供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SKG品牌可穿戴健康产品和便携式健康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有可穿戴健康产品、便携式健康产品以及其他产品。

其中,可穿戴健康产品撑起了公司约8成收入。而在该品类之下,又以颈椎按摩仪是卖得最好的。

数据显示,2019 年-2021年,SKG颈椎按摩仪的收入5.86 亿元、8.55 亿元和 7.43 亿元,在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分别为 74.19%、86.67% 和 70.33%。

整体来看,2019 年-2021年,SKG的总营收持续增加,分别为 7.92 亿元、9.91 亿元和 10.60 亿元,但营收增速有所放缓。
与此同时,SKG净利润却不断下滑,2019年-2021 年,分别为2.13亿元、1.43亿元、1.32亿元。

可以看出,报告期内,SKG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2021 年,SKG主营业务毛利率达到50%以上。其中,颈椎按摩仪的毛利率分别为 63.58%、62.15%和57.45%。

这一毛利率表现,甚至要高于苹果手机43.7%的综合毛利率。

毛利率如此之高,净利润却持续下滑,这或许与SKG销售费用的大增有直接关系。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SKG销售费用分别是1.02亿元、2.10亿元和2.15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是12.93%、21.21%和 20.24%。

其中,市场推广费占比最高。报告期内,SKG的该项支出,由2019年的5583.35万元一跃为2020年的1.65亿元及2021年的1.61亿元。

资料显示,2020年,流量明星王一博与SKG展开合作,并于2021年10月22日升任为SKG品牌全球代言人。

由此可见,持续增长的市场推广费,严重削弱了SKG的盈利空间。

 

刘杰夫妇持股93%,两年分红近3亿

招股书显示,未来穿戴有限系刘杰、徐思英夫妇于2007年11月1日共同出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在2021年6月28日,未来穿戴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自此为公司上市做足了准备。

资料显示,刘杰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直接持有公司11.32%的股权,通过未来集团、小鹅湖、小鹅芭蕾间接持有公司65.89%的股权,合计持有公司77.21%的股权。

如今,刘杰任未来穿戴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而刘杰的夫人、徐思英为持有发行人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其直接持有公司5.45%的股权,通过未来集团间接持有公司10.39%的股权,合计持有公司15.84%的股权。

也就是说,刘杰、徐思英夫妇直接及间接控制的公司股份比例高达93.05%。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和2021年,未来穿戴连续现金分红,分别为1.55亿元和1.6亿元,共计3.15亿元。

按照93.05%的股份计算,刘杰、徐思英夫妇合计分得了2.93亿元。

根据招股计划,未来穿戴此次拟募资16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前脚密集分红3.15亿元,近3亿元落入实控人夫妇腰包,后脚就要上市募集巨额资金、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由此可见,未来穿戴此次上市募资或存在不小的争议,有圈钱之嫌。

除了大笔分红收入囊中,刘杰对于薪酬也毫不吝啬。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未来穿戴董监高和其他核心人员的税前薪酬总额分别为445.56万元、1083.37万元、2394.38万元,2021年比2019年多了5倍。

而在2021年,光是刘杰的薪酬,就接近700万元。

 

被疑智商税,市场成长性存疑

不过,对于SKG的上市,最大的质疑是市场是否持续的成长性。

先来看SKG的“前辈”——倍轻松。

作为“网红按摩仪”第一股,倍轻松上市后的市值一度超过百亿元。

然而,现如今倍轻松的市值已经不足35亿元,而与之对应的是其今年一季度2.48亿元的营收,以及近千万元的亏损。

作为当代潮流市场的一个产物,按摩仪曾经一度引领年轻消费者的养生风潮。

而一些机构也在用一份份调研数据,推动这场风潮的升华。

IDC统计数据称,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总出货量2014年-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51.69%。预计2021-2025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复合增长率约为26.28%,2025年预计出货量将达到13.58亿台。

而在中国市场情况,健康界研究院数据称,2016-2020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由175.2亿元增长至63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7.8%,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573.1亿元。

数据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据IDC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584万台,同比下降7.5%。

SKG或者更早遭遇到了市场的下滑。2021年,其明星产品颈椎按摩仪销量同比下滑14.02%。对此,SKG在招股中将其归结为市场竞争激烈所致。

作为曝光度超高的按摩仪,随着SKG网红效应的衰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或将清醒地认知到:“SKG只是智商税”。

这势必将严重影响到SKG的后续发展前景。

有趣的是,所有网红品牌的“终极杀器”,就是对外宣称“畅销海外”。

但招股书显示,SKG近三年来境外收入均不到2000万,2020年还甚至不到1500万。

总体来看,SKG近三年境外营收占总营收比例不到3%。

内外交困的SKG,能否成功上市,我们将持续关注。

原文作者:梁华梁
编辑:王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