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百度百科

几乎每年上半年都亏损的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香飘飘”)在2022年上半年又意料之内的亏损了。

据香飘飘上半年业绩预亏公告显示,预计今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左右,同比下降92.8%;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5亿元左右,同比下降52.49%。

香飘飘表示,一季度受疫情影响,香飘飘坚持“以动销为原则”,谨慎备货保证渠道库存的良性健康,导致其一季度业绩下降幅度较大;二季度冲泡类产品进入销售淡季,另因部分重点销售区域的疫情管控措施较为严格,导致香飘飘整体业务的正常推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半年“例行”亏损,但今年上半年亏损程度已是去年及前年两年之和,显然香飘飘如今的增长已逐渐显露出乏力之势,与此同时,香飘飘存在增长乏力的因素也愈加明显。

 

亏损持续扩大

冲泡奶茶作为香飘飘的核心产品,其为香飘飘撑起了大半边天的业绩,2021年香飘飘冲泡奶茶27.76亿元,在总营业收入中的比重为80.09%,稍低于2020年84.56%的占比,但仍为香飘飘主要收入来源。

而到了2022年一季度时,这一数据却陡然降至66.35%,直接使香飘飘整体营业收入下降28.28%至4.955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2105.78%至-5968万元,其中香飘飘同样将因素归结于疫情之外还表示原材料成本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却不能掩盖香飘飘业绩下滑的趋势。

以2021年为例,香飘飘冲泡奶茶销售量为4292.16万标箱,较疫情首年的2020年4559.09万标箱的销量同比减少了5.85%,要知道在2018年、2019年时香飘飘冲泡奶茶销售量均为增长的状态,也就是说尽管疫情是影响因素但却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况且,2017年至2021年香飘飘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3.15亿元、3.47亿元、3.58亿元、2.23亿元,增幅分别为0.63%、17.53%、10.39%、3.15%、-37.9%,呈波动下滑的趋势。

与此同时,香飘飘营业收入的增长也停滞不前,2017年至2021年分别为26.4亿元、32.51亿元、39.78亿元、37.61亿元、34.66亿元,同期增幅为10.49%、23.13%、22.36%、-5.46%、-7.83%。

虽然自有疫情以来香飘飘把营业收入停滞不前、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归结于疫情所致,但从前述可知在疫情之前香飘飘这些问题就已存在。

诚然,疫情是其中影响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产品缺乏竞争力

实际上,从香飘飘创立至今,以冲泡类奶茶作为拳头产品这一点始终未改变。

早在2005年,香飘飘创始人蒋建琪凭借敏锐的嗅觉发现了粉末奶茶的商机,并一举研发出与现做奶茶差不多口感的冲泡奶茶,且同时成立了香飘飘。

次年蒋建琪斥资3000万元在湖南卫视做广告,香飘飘随之名声大振,同年其销售额就已近5亿元,尝到甜头的蒋建琪继续大砸广告费用,2011年香飘飘奶茶销量已达10亿多杯,那句“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十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的广告语也深深的映在广大消费者脑海中。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下”正是如此了,在此后的多年间,蒋建琪在广告营销上更是投入了数十亿元,还先后邀请了钟汉良、陈伟霆、王一博等流量明星为其代言,企图促进香飘飘更上一层楼。

但成果可想而知,流量明星带来的效果虽不错,但成本也较高,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香飘飘营销费用分别为6.17亿元、8亿元、9.67亿元、7.14亿元、7.4亿元,同期营销费用率为23.37%、24.61%、24.31%、18.98%、21.34%,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达20%,基于此其业绩并未有较大的改变。

就在香飘飘沉迷于营销时,coco、一点点等奶茶品牌正在逐渐崛起并影响着消费者的偏好,相比香飘飘比较局限的口味和消费环境,这些后来者则拥有更多的口味选择和更丰富的消费体验,例如可以按自己喜欢的甜度和配料添加,这一点是香飘飘无论如何都比不了的。

因此,此前消费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表示“香飘飘主业亏损是必然的,尽管曾推出一些新产品,但是整体老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换言之,相比于奶茶店,香飘飘产品并无较大竞争力。

 

“抠门”的研发投入

正如朱丹蓬所言,在被市场抛弃与追逐市场中,香飘飘选择了后者,其在2017年推出了液体奶茶产品,并于2018年先后推出了3个口味的MECO蜜谷果茶系列即饮产品,虽然增长较快,但却仍不能成为支撑香飘飘业绩增长的主要产品。

就在香飘飘奋力追赶多口味奶茶时,以健康、低糖为主的新式茶饮又对这一领域造成了新的冲击,据灼识咨询预测,2020年至2025年,新式茶饮将以24.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3400亿元,占整体茶市场规模的42%,并超越茶叶、茶包、茶粉成为我国国内茶饮行业第一大品类。

于是香飘飘继续追赶,先后推出了“0蔗糖添加”“控糖奶茶”等多种口味的即饮新品,据AI财经社报道,香飘飘还先后和盗墓笔记、红小豆等知名IP联名,甚至还与泸州老窖、青岛啤酒、百草味等品牌推出新的跨界产品,但水涨船高的营销费用也并未能使香飘飘业绩有所增长。

更为重要的一点,新式茶饮创新速度极快,香飘飘无论推出怎样的产品其创新程度都无法与之媲美,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正是香飘飘在变化更迭的消费环境中迷失了自我,只知追赶不知创新。

在香飘飘营销费用居高不下的同时,其研发费用却“少得可怜”,2017年至2021年香飘飘研发费用分别为1390万元、883.6万元、3103万元、2342万元,2805万元、5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甚至不及1年投入营销费用的一半,可见香飘飘在研发方面下功夫的程度。

显然香飘飘并未重视这一点,还一味将业绩下滑归结于疫情,据红星新闻报道,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新式茶饮门店数量25万家,即使2020年受疫情影响,但预计2021年线下门店数量再次上涨至55万家。

就此看来,倘若没有疫情影响,香飘飘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

原文作者:王婷妍
编辑:王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