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百度图片

厕所开会被卸任,股价大跌

6月14号,呷哺呷哺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定罢免赵怡的执行董事职务,因为赵怡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与董事会其他成员存在重大差异,继续让赵怡当CEO不符合股东整体最佳利益,特此罢免赵怡的执行董事职务,自批准建议罢免的普通决议案获通过当日起生效。

而在这之前,赵怡就已经因子品牌未达董事会预期,而被解任了行政总裁。

之后赵怡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称,今年5月20日,在刚宣传完呷哺品牌回程火车上,其本人未获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被要求参加紧急会议。为此,赵怡在高铁厕所参与会议,会上被解除了行政总裁的职务。其后,又于6月14日宣布了免除其执行董事职务的“议案”。

赵怡在声明中表示,对此前呷哺呷哺通过两次公告的方式,分别解除自己CEO及公司董事职位表示不理解,并提议改组集团公司中关键子公司的董事会组成和总经理任命。

对于呷哺“表现未达预期”的说法,赵怡予也表示此判断不知从何而来 。自己任职呷哺9年间,不止2014年带领呷哺呷哺香港上市,还于业绩下滑时升任执行总裁,扭转2019年业绩表现不佳的情况;在2020年疫情期间快速反应,业绩得到有效提升。一直本着务实精神为公司和股东服务,全年基本无休地在市场最前端了解消费者和市场,所谓发展不达预期的判断从何而来?

而赵怡本身也是有着很丰富的从业经验,曾在联合利华、索尼爱立信、麦当劳都担任过高管职务,后来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加入呷哺呷哺,担任首席财务官。贺光启也曾夸奖赵怡为“天才”,在2019年把她推上了行政总裁的位置。不过才两年便惨遭下台,还是在厕所开会被告知,如此戏剧性,估计赵怡心里也是不太甘心的吧。

其实在这之前,呷哺呷哺高层动荡就已经开始了,其旗下品牌凑凑CEO张振纬已于4月17日宣布辞职,事由为个人创业。而资本市场早早的关注了呷哺呷哺内部的动荡,持股大户纷纷选择了减持清仓。

截至7月6日收盘,呷哺呷哺股价为7.43元/股,较2月11日的最高点27.15元/股,跌了70%,已经不止是腰斩了,几乎可以说跌入尘埃,而股价还在继续下探,没有回升趋势。

但其实赵怡却很早就开始减持呷哺呷哺股份了。权益披露信息显示,2020年10月份,赵怡减持呷哺呷哺91.28万股,套现1256.93万港元;2021年1月和4月,两度两次减持,套现合计约3000万港元。

 

内忧外患难翻盘?

赵怡是呷哺近两个月第二位离职的高管。而在高层变动的背后,是呷哺呷哺已经逐渐进入瓶颈期的现实。业绩下滑,营收利润俱不佳的同时,还伴随着近些年的“消费升级”,失去性价比标签的呷哺不仅口碑下滑,翻台率也在下滑。

作为曾经火锅性价比的代表,原来客单价只需48.4元,涨到了现在的62.3元。从前走价格亲民路线的呷哺呷哺近年来越来越向“网红”“高端”“轻奢”的路线靠近,甚至为此调整了门店的装修环境和品牌形象。2017年6月,呷哺呷哺创始人兼董事长贺光启在上海宣布新战略,表示呷哺呷哺将从“快餐”转型为“轻正餐”,以“火锅+茶饮”组合来打造“火锅界中的星巴克”。

但赵怡却不太认同这种转型路线,她认为应该杜绝过去那种厚重的传统大面积、高投入模型,应该走大众话化、物超所值的模型。可惜最后市场反馈依旧不尽人意。

同时她为解决品牌老化问题做了许多改革性的措施:“打破呷哺过去传统激励方式,建议按贡献分享及合伙机制,让店经理及一线员工充分跑起来。同时精兵简政,优化此前多品牌发展初期管理费用配比失调,将更多资源放回终端。”

以史为鉴,改革者从来难有好下场,她给一线员工放权、放钱,很可能已经触碰到了集团内一大批人的利益。无法挽回的颓势,转型理念的分歧,内部利益纠葛,或许就是打工人赵怡最后出局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早在呷哺呷哺发布“罢免”通知的时候,有业内人士就称,公司“震荡”跟内部贪腐调查有关。

而继任者贺光启,同时面对着股价业绩双跌、管理层动荡、资本离场的内部问题,还要面对新锐企业强度环伺、隔壁大佬对火锅市场的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贺光启真的能力挽狂澜、逆风翻盘吗?

原文作者:天一
编辑:邱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