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近日,携程被明星吐槽大数据“杀熟”被大众广泛关注,有很多网友也纷纷表示曾被大数据“杀熟”过。

此前,携程已经不止一次被爆相关行为,只是这次是明星爆出所以关注度空前强大,而携程如何回复也将是众多网友的关注重点。

其实在多个消费领域中,也有不少平台都被爆出过同样的问题,还有报告指出大数据“杀熟”已经存在普遍性。

在此情况下,国家近些年已经相继出台针对大数据应用界限的政策,相信未来会逐渐清肃这些不正当的大数据滥用行为。

 

站在大数据“杀熟”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日,一则“马天宇吐槽携程旅行吃相太难看”的话题空降热搜,备受网友们的关注。

据马天宇发布的微博内容来看,是其查看的机票原本价格在三千左右,但再次进入却直接翻倍到了六千多,最后一次进入价格又出现变化,直接涨到了一万以上,马天宇在微博的开头结尾还分别吐槽了“你家数据杀熟有点恶心”、“吃相太难看!”

 

图/微博

数据显示,这则话题的讨论高达2.4万次,其中一起吐槽被携程大数据“杀熟”的网友不在少数。

有网友吐槽,“每次订酒店都在换账号对比价格,有时候价格相差好几百”、“骂出了好多人的心声”。

 

图/微博

甚至还有更直接的网友,直接放出了同一个酒店在不同手机上的对比图。

图/微博

图中可以看出,同一家酒店在三部手机上显示的价格分别为,807元、774元及1150元。可见携程大数据“杀熟”的渗透度不低。

还有网友爆出,像是携程白金账户和新手账户一起查酒店,白金账户查出来的明显贵一些。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价格差距,是因为平台会为了拉拢新用户而选择优惠、降价的方式来进行吸引,但老用户在平台选择及购物方式上面已经形成习惯,其相关的数据也会根据大数据运算巧妙进行提价,即便是高等级会员也难以享受到高优惠,因为在高等级会员身上才能有高利润,进而来补足新人补贴的损失。

新京报指出:若此事中真的存在大数据“杀熟”,那携程就侵犯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并且涉嫌违反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其实对于携程来说,这也不是它第一次卷入大数据“杀熟”的风波之中了。

 

屡陷大数据“杀熟”风波

此前,有媒体曾爆出,浙江胡女士以携程采集了自己非必要个人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将携程告上法庭。具体事件经过为,胡女士在携程以2889元的价格订购了舟山希尔顿酒店,结果退房后发现其实际挂牌价格仅为1377元,比自己支付的费用足足少了一半。最后法院判决结果为“退一赔三”,当时这件案子也被行业称为“大数据杀熟”第一案。

今年,一名叫“村—长”的抖音博主爆料称,自己明明是金钻会员,但在预订同一家酒店时却比其他普通会员价格高出好几百。

对此,携程方解释为是出现故障,但这种说法明显无法服众。

相比之前的普通人或小有流量的网红来爆出携程大数据“杀熟”不同,马天宇身为明星有更高的关注度及话题度,这一次若携程无法给出合理解释,怕是即便明星不继续追究,网友们也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

很明显,这一次携程又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多次的大数据“杀熟”舆论也会让携程信誉受到影响。虽然如今马天宇发布的微博已经下架,但市场和消费者还在等待携程对此事的回答。

随着时代发展,大数据应用逐渐成熟的背景下,大数据“杀熟”其实在消费行业真的是屡见不鲜,除了携程多次陷入大数据“杀熟”风波,在美团、飞猪等平台也都曾被爆出过相关事件,但即便如此却依旧得不到有效解决。

在今年3月份,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关于《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八成以上的消费者碰上过大数据“杀熟”,其涉及领域包括网上购物、线上旅游、外卖消费及网约车等领域,这样高的触及率及涉及的场景外围,被认定为大数据“杀熟”已经存在普遍性。

 

相关政策逐渐出台清肃大数据“杀熟”行为

客观来说,互联网如今泛滥的大数据采集行为涉及的已经不单单是“杀熟”了,往深里看,这已经涉及到了个人信息的安全。

各大平台肆无忌惮地获取、解读手机中的个人信息,通过大数据计算出的个人喜好的隐私已经是在法律安全范围里,而平台还通过喜好推送针对的产品及营销,借以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交易数量,这已经是以消费者隐私来换取自己生意的一种行为了。

有业内人士表示:大数据“杀熟”行为是互联网垄断的一种现象,敢于实行“杀熟”行动一般都是在垄断的前提下,只有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避免杀熟的进一步实行。在如今旅游行业被其他行业巨头纷纷入侵下,携程的市场早已被逐步侵蚀,一季度的亏损和增长失速就能窥探一二。若即使断掉“杀熟”行为,在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也就别怪消费者货比三家了。

新京报也对此表示:大数据技术的价值在于提升市场效率,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而非利用先进技术制造信息鸿沟,侵犯消费者的权益。若一旦利用大数据“杀熟”,无疑会进一步损害市场公平原则,进而打击数字经济活力。

其实对于利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国家也相继出台了政策。

早在2020年实施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中有明确要求提出,线上旅游经营者不得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

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也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推送针对性的搜索结果时也要推送不针对性的选项。

今年3月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中对算法推荐管理划定了行为边界,包括不能设置诱导用户过度沉迷、消费的算法模型,不得根据消费者偏好及交易习惯设置差别待遇的交易价格。

上个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发布的《关于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里指出,加强对平台垄断的司法规制,依法严惩强制“二选一”、大数据杀熟、低价倾销、强制搭售等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虽然现在各大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泛滥,但在国家关于大数据利用方面的法律规定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隐私及权益终将会得到保护。

 

原文作者:天一
编辑:邱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