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3月13日报道,怪兽充电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文件,拟在纳斯达克上市。

早在去年7月,“三电一兽”之一的小电科技抢得上市先机,宣布接受了上市辅导,拟在今年三季度于科创板上市。

而如今,在争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的道路上,显然怪兽充电再次领先了小电科技半个身位。

虽然共享充电宝企业纷纷寻求上市,但在迎接资本狂欢的背后,是肉眼可见的难题待解。

为什么是怪兽充电?

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浪潮汹涌的那几年,只要是沾染“共享”二字,势必会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

共享充电宝也不例外。泡泡充电、河马充电、小宝充电等企业横空出世,一时间共享充电宝行业热闹非凡。

但随着共享经济从疯狂到退潮,许多共享充电宝企业也纷纷出局。随着行业发展趋于理性,现如今“三电一兽”在市场中坚持了下来,并纷纷宣布盈利,形成四强竞争的市场格局。

而作为“三电一兽”中最年轻的企业,怪兽充电在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大潮中实现了后来居上。根据艾瑞咨询数据,以收入维度算,怪兽充电已经是中国共享充电宝龙头,并占据了中国共享充电宝市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再加上有阿里巴巴、高瓴资本、顺为资本、软银亚洲、小米等投资大佬的背书和加持,怪兽充电上市看上去水到渠成。

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怪兽充电的营业收入为28.09亿元,较2019年的20.22亿元增加38.9%。

共享充电业务的租金是怪兽充电的最大营收来源,招股书显示,相关收入在2020年为27.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96%。

净利方面,2020年,怪兽充电的净利润为7540万元,较2019年的1.66亿元有所减少;2019年和2020年净利润率分别为8.2%和2.7%;2019年和2020年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元和1.13亿元。

虽然在去年疫情期间,怪兽充电在前两季度业绩受到极大的冲击。但随着疫情后经济全面恢复以及怪兽充电在下半年加强地推等业务布局,怪兽充电全年业绩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或许这也是鼓舞怪兽充电积极上市的一大原因。

美团“搅局”

虽然营收颇为亮眼,但在2020年怪兽充电花的钱也不少。

从成本来看,销售及营销费用为怪兽充电的最大支出。2020年,怪兽充电为销售及营销费用支付了21.2亿,这块成本主要由入场费和佣金构成。

招股书显示,2020年怪兽充电支付的入场费达到3.8亿,相较2019年的1.05亿同比剧增。而在佣金费用方面,2020年怪兽充电花费近12亿。

据了解,目前,怪兽充电的运营模式为直营模式和合作模式两种。直营模式下,怪兽充电会提前支付合作伙伴入场费,并按照比例向合作伙伴支付佣金,入场费和佣金在内的费用大约占设备收入的50-70%。合作模式下,怪兽充电按月向合作伙伴支付佣金,一般占设备收入的75-90%。

这么看来,怪兽充电赚的大部分钱,都流进了别人的口袋。

这是一个左右为难的选择题。若想提高收入,就得减少支出,也就是减少分成;可一旦分成下降,入店数就会减少,收入也必然下降。连行业第一的怪兽充电都成本高企,共享充电的议价力可见有多么的差。

但从过去的一年来看,虽然前两个季度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冲击,但从第三季度开始,怪兽充电选择了大刀阔斧的扩张策略。据招股书披露,怪兽充电第三季度营收相较第一季度增长了186%,而在这的背后,正是怪兽充电加快线下渗透的结果。

由此可见,起码在当前阶段,加强地推和增加入店数量,对怪兽充电的业绩有正向作用。

但随着美团入局,这一局面将完全改变。

去年3月,美团正式成立了共享充电宝事业部,并在下半年开始扩张模式。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团给商家的利润分成达到60%,虽高于行业平均,但略低于怪兽充电。

但美团的巨大优势在于,其可以将充电宝业务和外卖业务挂钩。有媒体报道,美团为提供了很好的合作条件:每有人使用一次美团充电宝,商家在美团和大众点评的真实点击量就会增加一次,用得越多,排名就会越靠前。

这种合作方式无疑是广大商家难以拒绝的。

对于很多商家而言,美团手握重要客流来源,选择与美团合作是大势所趋。而立志打通本地服务的美团,其雄厚的财力和成熟的地推能力,又岂能是怪兽充电们可以抵挡的。

大敌当前,怪兽充电在规模和运营上的优势将遇到巨大挑战。

蓝海市场?

为了上市,共享充电宝企业一直致力于打造一片蓝海市场的想象。

按照怪兽充电聘请艾瑞撰写的行业洞察报告,中国2020年的移动设备充电服务市场规模达到90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10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6.2%。

诚然,时至今日智能手机的续航进步并没有彻底解决用户的用电焦虑。受限于电池容量的大小,充电宝依然是刚需产品。

但在无线充电、长续航、快充以及未来技术的冲击下,智能手机续航难的问题破解在即。街电CEO万里在接受采访时也曾坦言,在移动端,快充对于共享充电宝来讲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未来5-10年可能真的有充电1分钟就能充到50%电量的技术出现。“

即便是充电技术未定的情况下,普通充电宝对共享充电宝的替代效应也愈发明显。

曾经1元每小时的亲民价格,确实为共享充电宝赢得了大量用户。但随着共享充电宝行业局势已定,前期大量烧钱的企业,在强烈的盈利心理的驱使下愈发的大胆。不知不觉间,共享充电宝的每小时使用价格已经从1元到2元,更是涨到了现在的4、5元。甚至在一些人员流动性强的消费场景,共享充电宝的使用价格竟然高达10元每小时。

而相对于共享充电宝使用价格的攀升,普通充电宝从电池容量、体积大小、售价等各个方面都正在得到优化。

在十几甚至几十块钱的一次性消费和几十块钱的耐用消费品之间,消费者如何选择,不言自明。

所以,与其将共享充电宝人为地打造称一片蓝海,还不如开拓其它业务给予共享充电宝行业新的想象空间,可现在怪兽充电们显然没有好的办法。

外有美团对共享充电宝企业盈利空间的冲击和压缩,内部有对行业天花板即将来临的担忧,当务之急,就是赶紧上市”圈钱“。

而有阿里巴巴、高瓴资本、顺为资本、软银亚洲等机构在其背后干预,怪兽充电在上市这条道路上”抢跑“了。

原文作者:梁华梁
编辑:华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