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水滴公司官网

从最新一期发布的财务数据来看,“流血”上市后的水滴公司,依然没有改变亏损的情况。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水滴公司净亏损10.4亿元,根据此前招股书的数据可知,2018年至2020年三年时间里,水滴公司累计亏损为12亿元。这也就是说仅半年时间,水滴公司的亏损额度就临近三年亏损之和。

身处于互联网行业中,公司暂时亏损,甚至较大程度的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水滴公司似乎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发展潜力正面临着威胁。譬如,水滴公司的高额融资并没有对公司经营方面起到实质性的“助攻”,以及公司的盈利模式能否行得通等问题。

 

用营销保增长,净利亏损却扩大

今年上半年,水滴公司的保险业务继续保持着快速成长的状态。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水滴公司已拥有保险客户和缴费保险客户数分别增至1.02亿、2490万,同时第二季度单个客户的首年保费升至1267元,同比上升26.9%。

随着数量众多的保险客户和缴费保险客户的增长,水滴公司的总营收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水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3亿元,同比增长36.57%。

不过,水滴公司强劲的营收收入却没有带动利润的增长,反而带来的是更大的亏损。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水滴公司净亏损6.56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约3.4万倍,结合一季度净亏损的4.8亿元,今年上半年,水滴公司累计净亏损10.4亿元,根据此前招股书的数据可知,2018年至2020年三年时间里,水滴公司累计亏损为12亿元。也就是说仅半年时间,水滴公司的亏损额度就临近三年亏损之和。

之所以连连亏损,是由于水滴公司销售及营销费用占据了成本支出的大头。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运营成本和费用分别为4.26亿元、17.05亿元、35.24亿元,持续逐年走高。其中,水滴公司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在总成本中一直占据大头,同期2018年至2020年,水滴的营销费用分别为1.85亿元、10.56亿元、21.31亿元。进入2021年后,今年上半年,水滴公司的销售和营销费用更是高达20.82亿元。

销售和营销费用的大幅大增,与水滴公司自身“流量”的减弱有着推卸不掉的责任。

平安证券曾这样概况水滴公司的流量变现之路,通过公益筹款、网络互助、场景化赠险等方式提升用户保险意识,再以保险中介业务赚取佣金。可见,水滴公司的商业流程大致可划分为通过水滴筹、水滴互助等聚集流量,然后导流到水滴保险上实现流量变现。

然而,水滴公司的“流量”生意实施起来却一波三折。因监管力度的收紧,今年3月,水滴互助平台被迫关闭。而水滴筹平台的情况也难言乐观,多次被卷入负面舆论的漩涡中,譬如,业务员扫楼、德云社相声演员众筹等事件,都在不断的消耗着大众的信任。

在财务数据上也能发现“流量”生意的困境。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水滴筹为水滴公司带来的流量占比分别为46.5%、23%和13%,呈逐年下滑的趋势。

因此,在自身“流量”不断的减弱下,水滴公司要想获得更多的流量就需向第三方平台“砸钱”来换取流量。这也意味着,水滴公司走高的成本和营销费用,虽然保住了营收的增长,但却“吞噬着”公司的利润,走不出净利亏损持续扩大的困境。

 

融资似“无处砸”,难建立护城河

身处互联网行业中,公司暂时亏损,甚至较大程度的亏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上文也提到,“助力”水滴公司保险业务的水滴互助平台已遭关闭,加之另一“助力”平台水滴筹的受挫,使水滴公司的“流量”的生意已显疲态。

与此同时,在保险赛道上,腾讯、阿里等流量巨头也开始进军此赛道,也分别上线了腾讯微保、蚂蚁保险等保险经纪平台。另外,各大保险公司也先后推出专属的网络购险平台,这也在陆续分食着水滴公司的部分市场。

显然,目前对于水滴公司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另辟蹊径,寻求到新的增长点。

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毫不避讳的表露出了对进军大健康市场的野心,“水滴的中期愿景,是希望利用十年的时间,打造中国版的联合健康集团。”同时,在2021年的中报中也能看出水滴公司对于进军大健康市场的决心,其中写道水滴公司对自己的定义是“致力于保险和医疗服务的领先技术平台”。

早在去年,水滴公司就推出了水滴好药付和水滴健康业务。此外,水滴公司已经获得网络医药销售资质与药品经销执照,同时也搭建完成了包括电话医生、体检、在线问诊等医药健康类业务。

不过,水滴公司的“联合健康梦”显然也并不好走。

在保险业务面临巨头围剿的水滴公司,在大健康领域也同样需要面对。譬如,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同时,春雨医生、丁香园、叮当快药等垂直企业也在持续发力。显而易见,水滴公司在面临此赛道的强敌们如何突围,道阻且长。

此外,水滴公司似乎还面临着“有钱花不出去”的困境,或许这也在暗示着公司经营方面遇到了困境。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水滴公司已经进行了多轮融资,投资方不乏存在腾讯控股、IDG资本、高榕资本等明星资本,总融资金额约为42亿元人民币。而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水滴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合计为32.36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为8.93亿元,短期投资为23.43亿元。也就是,水滴公司融到的钱,大部分都还停留在账面上,对公司经营方面还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助攻”。

同时还值得注意的是,据招股书显示,水滴公司的短期投资主要包括3个月至1年的定期存款,以及在活跃市场上没有市场报价的债券投资。可见,水滴公司融资取来的资金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原文作者:王欣
编辑: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