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踩雷了房地产信托,但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克创新”)在此领域依然热情高涨。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12月27日,安克创新公告称,其在2022年12月23日与深圳润雪正式签署了《深圳市房地产买卖合同(预售)》,约定由安克创新全资子公司向深圳润雪购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留仙大道与创业二路交汇处的房产,标的资产套内建筑面积总计51017.18平方米,交易价格合计15.42亿元。
据了解,该建筑将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简而言之,安克创新使用超15亿元为技术研发中心买了一栋楼。
然而,由于安克创新此前购买的房地产领域信托遭到爆雷,安克创新此举也颇受外界担忧及质疑。
踩雷房地产信托后,又花超15亿元买楼
实际上,安克创新早前就已有买楼的意愿。
早在2021年10月15日时,安克创新就已召开董事会决议并同意安克创新及下属子公司使用不超过16.5亿元的自有资金及募集资金在广东省深圳市购买房产。
而该房产将用于安克创新办公和募投项目“深圳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建设,并授权安克创新管理层后续依法合规办理房产购买具体事宜,同日,安克创新就与深圳润雪签署了购买房产《备忘录》。
等待一年之久,该项目终于有所进展,双方正式签署了买卖合同。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早前外界对安克创新买楼一事可谓信心满满,然而安克创新2021年6月21日通过代销银行招商银行长沙分行认购了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计划,认购金额达1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持有期间为一年,也就是说,直到2022年6月12日,安克创新将收到兑付资金。
然而,到期后安克创新并未收到该信托理财产品的本金及部分理财收益,显然,安克创新妥妥地踩雷。
加之,安克创新此次买楼还使用了首发募集资金的4.66亿元用于“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在经历过募投项目的多次调整后,此项目拟投入的募集资金已提升至8.26亿元,当前已投入7.97亿元。
可见安克创新对于此项目的重视,因此也备受外界重视和争议
多品牌战略未有突破
据安克创新官网资料显示,其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营收规模最大的全球化消费电子品牌企业之一,专注于智能配件和智能硬件的设计、研发和销售。企业业务从线上起步,主要销售渠道为Amazon、Ebay、天猫、京东等海内外线上平台。
实际上,安克创新的发展离不开苹果,此前,苹果出于对环保的考量,表示不再随手机包装附赠充电头,而安克创新以其小巧精致的设计及不俗的颜值和性能取得了市场及消费者的青睐。
2019年,安克创新旗下产品Anker还推出了业界首款第三方USB-C to Lightning MFI数据线,成为第一家获得苹果USB-C to Lightning数据线的第三方授权充电品牌。
2019年时,充电类产品在安克创新的主要产品收入中的比重达57.26%,可见安克创新对充电类产品和苹果的依赖程度。
而随着苹果带来的红利衰退,安克创新似乎意识到靠着苹果并不是万全之计,于是,安克创新开始了多品牌战略,据安克创新官网显示,目前,其旗下产品拥有,智能充电品牌Anker,及耳机音箱类产品品牌Soundcore、智能家居类产品品类eufy、投影类产品品牌Nebula等自主品牌,此外,安克创新还在AIoT、智能家居、智能声学、智能安防等领域均涉足。
2021年,安克创新充电类产品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为44%,与2019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意味着安克创新在产品结构布局的改变。
安克创新董事长阳萌也对此充满信心,曾在2022年初表示,“我们销售额里只有百分之四十多是充电了,而且每年都在降低。”
然而事与愿违,2022年上半年,安克创新充电类产品销售比重再次超过50%,显然,安克创新多品牌战略的道路仍未有较大突破。
研发投入低下
事实上,由于安克创新所在的3C领域需要大量的研发及及时的创新,意味着安克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一点早期的安克创新做的极为出色,快速跟上市场脚步并依托市场,快速增长。
2017年至2019年,安克创新研发主要集中在GaN材料应用、充电自适应技术、智能功率分配节能技术等方面,分别投入了2亿元、2.87亿元及3.94亿元的研发投入,高于同行业的水平。
但此后,随着多品牌的发展道路,安克创新似乎有些乏力,2022年前三季度,安克创新研发费用为6.99亿元,在同行业中并不算低,但要知道的是,安克创新这些研发资金要投入向其旗下各个产品及领域,均摊下来到各个领域来看则少之又少。
此外,在安克创新首发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中,大部分资金也用于了房产购置,在安克创新此后对资金投入调整后,深圳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和长沙软件研发和产品测试中心项目共投入11.85亿元的资金,但其中房产购置成本分别为4.66亿元和0.46亿元,在项目投入中的比重达到43%,就此来看,在研发投入的名义中,实际其中大量资金都用在了买楼上。
显然,结合其买楼及研发费用的投入来看,外界对安克创新的争议也在情理之中。